冰魄丹的煉制和之前煉制的所有丹藥均不一樣。
因為冰魄丹的關鍵是冰蠶,冰蠶是天下寒毒之王,若是就這麼放進藥鼎之內,任其肆意揮發體內寒氣,怕是整個丹爐都會冷如寒冰,爐火根本燒不起來。
而如果簡單地將冰蠶殺死,那麼不等丹藥練成,寒氣就已經逸散殆盡。
根據《丹經》記載,在煉製冰魄丹之前,要以自身元氣將冰蠶封住,使其處於一種假死狀態,並在煉制的過程中,時刻以真氣護住冰蠶。
護住冰蠶,真正目的是要控制冰蠶逸散出來的寒毒,即不要讓寒氣逸散太快,又不能太慢,最大限度提高冰蠶的利用率。
僅僅這一步,就花了楊振整整十天時間!
十天之後,楊振開爐煉丹!
和之前不一樣,這一次,火力要更大、更猛!
生大火,以元氣催動爐火,將藥鼎燒至通紅,而後將藥材逐次投入鼎內。
第一個投入鼎內的就是冰蠶。
冰蠶投入藥鼎之後,丹爐的溫度瞬間下降,原本通紅的藥鼎瞬間恢複本色。
楊振分心二用,一邊小心控制著藥鼎之內昏迷不醒的冰蠶,一邊竭力催動丹爐內的爐火,讓爐火變得旺盛一些,更旺盛一些!
冰魄丹的煉制,難點並不在於火力控制。
火力方面,只要火足夠大,保持藥鼎一直處於通紅狀態即可。
真正的難點還是在控制冰蠶上。
待藥鼎再次變得通紅,楊振一邊鼓足元氣,用一隻手催動爐火,另一隻手虛按在藥鼎上方,以元氣控制藥鼎內的冰蠶。
同時,楊振張口一吹,將藥鼎的蓋子吹飛出去,穩穩落在旁邊耐火磚砌築而成的案上。
旁的不說,光這分心多用的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這無關聰不聰明,而是純粹看個人天賦。
沒有這個天賦,這輩子也就只能煉制低階丹藥了,所幸楊振這方面天賦不錯,學過白蓮教秘術之後,他在分心多用方面又多了很多心得和體會,經驗豐富。
蓋子穩穩落下,隨後楊振又張口一吸,地上的藥材瞬間飛了起來,依次穩穩落在通紅的藥鼎之內。
這次不是一批批投放,而是一味一味地放。
每投放一味藥材,都需要將藥鼎封蓋,加大元氣輸出,煉制七七四十九息,而後再次開啟藥鼎蓋,投放第二味藥材,封蓋後繼續煉制七七四十九息,以此類推。
當楊振將所有藥材投放完畢之後,體內元氣已經去了大半。
也就是楊振,將一身渾厚的先天真氣轉化為元氣,否則的話,這麼大的消耗,一般修道之人是絕對撐不住的。
至此,冰魄丹的煉制已經進入尾聲。
和其他丹藥不同,現在的丹室之內,並沒有那種濃烈藥味,那種濃到刺鼻的苦澀,甚至沒有一絲藥味,只有一股淡淡的幽香。
突然,楊振將催動火力的元氣收回九成,同時冰蠶噴薄而出的寒氣瞬間增強十倍以上!
幾乎是眨眼功夫,藥鼎就恢複了本來顏色。
甚至連藥鼎外面,都結了一層薄薄的冰霜!
要知道,這可是在楊振以元力催動高溫火焰猛燒了半天之後,丹爐周圍空氣已經非常幹燥,水汽極少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