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死計劃已經在聯合國稽核透過,由個民間組織與官方共同合作,制定營救計劃,拯救第一批乃至後續的探索飛船。
後續探索飛船其實比較好辦,人類在三年前就已經發射了遠航飛船,完全可以給那些已經航行出去的飛船補充燃料,讓他們避開三體探測器的軌道。
三體人的目標歸根結底還是地球,如果不是飛船上有極其重要的存在,別說是繞路了,就算是正好路過減速對其進行擊毀,也基本不會去嘗試。
減速之後加速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這個過程中對能量也是有大量的消耗的,三體人雖然已經能夠從真空中借來能量,利用微觀層面的量子漲落,白嫖宇宙的能量,但這種高階技術顯然是很難用在這些小型探測器上,就算是有部分部署在了上面,能量汲取的效率也很低,進行減速後,抵達地球的時間就會慢上太多。
如今三體人已經失去了對地球的直接監控,某種層面上可以說是非常著急的,人類隨時都可能科技爆炸,甚至可能正在科技爆炸當中,而在科技爆炸中的文明,可能只要幾年時間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正因如此,三體人的航天器其實也是在爭分奪秒,要儘可能快的抵達地球,先一步完成對地球的武裝佔領。
至少趁著他們的航天器還有科技優勢,還能夠對地球的技術實現碾壓的時候,完成這一切。
但藍諾本體的那一艘飛船,三體人是絕對不會放過的,這一點從監控三體指揮部中,下達的命令就能夠看出了,航天器中會足足留下百分之三的兵力,來對藍諾本體完成殲滅,並且重新加速,在大部隊抵達地球后的三個月陸續抵達地球。
從這也能看出來三體人對於藍諾的重視了,一方面是殺死他能對人類計程車氣造成巨大的打擊,另一方面就是三體人其實對藍諾是非常好奇的,這種已經脫離了常規生物範疇的存在,生理結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精神結構又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能夠獲得屍體,那麼透過解剖很可能獲得到相當多的情報,如果運氣好一點,完成了活捉,甚至能夠從活體的大腦活動中,尋找出他的思維模式,並且嘗試進行復制。
藍諾看著通訊畫面之中沉默的女播音員,大概明白了地球人類的計劃,隨後點點頭道:“你們有什麼計劃就說出來吧,我全力配合你們,有活下去的機會,我們自然也是會全力爭取的,更何況在這種局面之下,生存已經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
螢幕的對面稍微出現了一些混亂,溝通的人很快更換了一下,換成了與藍諾較為熟悉的前任行星防禦理事會輪值主席加爾寧。
“好久不見了,時間緊迫,我們就直入主題,各國政府的確制定了對你的營救計劃,但最終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
三年前我們就已經派出飛船,但那些飛船最遠的現在只飛到了距離地球零點五光年的位置,而且還是相對小型的偵查飛船,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給你們提供幫助的。
想要活下來,能夠依靠的只有你們現有的資源。
我們已經發射出去的唯一來得及抵達你所在的飛船的,就是靈氣,這也是你接下來應對三體人的戰爭兵器最重要的武器。
現在你的首要任務就是熟悉他們的使用,原本我們是可以透過靈氣中的四維空間碎片,向你輸送一些武器的。
但很遺憾,我們發射第一批靈氣的時候,並沒有認識到三體人的小型航天器已經在前往地球的路上。
那時我們還在對三體人資料的讀取過程中,所以那個時候的靈氣內部,只攜帶了一些常規物資,以及幫助你們返航的燃料。
後續我們雖然陸續也發射了靈氣,攜帶了武器,但那時候我們的技術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能夠製造出來的武器,恐怕也很難正面戰勝三體人的航天器。
根據我們的科學家的計算,你能在接下來這場對抗中生還下來的機率無限接近於0,但我們都相信你能夠創造奇蹟。”
藍諾搖了搖頭:“你們對我哪來的這麼大的信心?我看看三體人的航天器的資料吧!至少得讓我知道我們接下來面對的是怎樣的敵人。”
“沒問題,資料已經上傳進入飛船主機,這是我們從三體人的資料庫中掃描出來的,所有關於三體探測器的情報。”加爾寧已經將大量的檔案傳送到了探測飛船之中。
藍諾現在使用的這臺飛船主機,在如今的地球人眼中已經是非常老舊的型號,簡直就好像是21世紀的人,回過去看那些使用打孔紙帶的計算機一樣。
藍諾開啟螢幕上的檔案,臉上恰當的露出了凝重的表情。他其實已經知道了三體人的小型航天器究竟有什麼?
即便是對於他來說,想要在這些航天器的圍攻之下逃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按照原計劃,他本來是準備跑路的。也就是在三體人的攻擊之中,假裝被炸的屍骨無存,實際上則是開啟了空間門逃到了其他的宇宙之中。
順便還能帶走飛船上其他的幾個宇航員,但現在人類付出了這麼多心血來拯救他,甚至於他的生死,都已經關係到了人類整體計程車氣,那他也就被逼到了懸崖邊上,就算是不想佔也必須要戰了,而且還要打贏。
三體人的小型航天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滴,不過水滴更多的是探測器,功能除了探測之外,還有發射電磁波對地球向外發射的電磁波進行遮蔽,並不是三體人的戰鬥型號,這從他的攻擊方式也能看出,只是靠著自身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堅固橫衝直撞。
這也是最好對付的一種,掌握了奈米技術,能夠製造出耐高溫的奈米攔截網,就可以輕易搞定他。藍諾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已經制定好了應對水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