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正文結局 挖金礦不……
挖金礦不如在路邊賣水, 當網紅不如開掙錢,這時候做運輸生意是掙錢,但有風險, 而教別人開車顯然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至於這中間的種種關節怎麼打通, 就要靠喬天明自己的關系網了。
當然了,如果打通不了, 但凡能在滬市當上計程車司機, 也是又輕松又賺錢的。
喬天明雖然是部隊出身,但也不是什麼兵王、特種兵。他是踏實肯幹,被組織培養,才有了當運輸兵的經歷。開放之後經濟活水如泉湧,可盯著生意人的眼睛也更多。
在電子支付對這一行當造成毀滅性打擊之前,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黑惡勢力在反複的嚴厲打擊之下,依然未能被斬草除根。一點點意外,落到普通人頭上,那就是家破人亡的悲劇。
“你這麼擔心我?”喬天明的關注點顯然歪了。這幾年下來,他倒也不像之前一樣受寵若驚, 只是跟魏同心感情越發好了。
說完, 他忍不住湊近魏同心, 想要親她兩口,又覺得突兀,只能別別扭扭地坐著不動。
不管是他還是兩個女兒, 但凡她們提出什麼想法,同心從來沒有否定的,而是引導著她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構想。要是遇到了什麼事情,一家人在一塊也不會覺得氣惱憋屈, 而是都當場解決,絕不留煩惱過夜。
就如朝陽大學時候遇到的那個事兒,說起來很是讓人惡心,想要狠狠報複,又覺得不值得髒了手。喬天明也是在拎著那三個小子去辦公室的路上,極力梳理思緒,才想出來那麼個妙招的。
沒想到閨女給同心去了一封信,竟然引得那麼多高校都學習,給所有新生都加了功課。甚至還不小心坑了同心自己一把,聽到訊息的時候,喬天明也是十分好笑。結婚這麼多年,感覺同心的想法做法都還是跟之前一樣,倒不是幼稚,而是生氣勃勃,聽到就讓人高興。
花了大價錢買的電扇呼呼地吹,兩個人貼在一起不算熱,魏同心這回倒是沒推開他。其實她也挺喜歡跟家裡人貼近的,就是她們都太粘人,尤其是夏天,太熱了。
喬天明稍稍松開胳膊讓她舒服些,說道,“其實我也還沒想好要幹什麼,只是你們都在進步,我也不想落後。你說的這兩個,我這幾天打聽打聽,看我能不能幹。”
他最大的優勢,一個是一手技術,另一個就是遍佈天涯海角的戰友。雖然大夥兒級別都不高吧,可你也別小瞧。
先調整崗位開出租,再找合適的機會找人合夥開駕駛學校。不過,為了老家的房子考慮,喬天明想了辦法,將房子便宜租給張建設兩口子,順便讓他看著房子。
是的,雖然已經步入八十年代了,但這時候商品房還並不流行。哪怕是滬市,據說要買賣的第一處樓房還在建呢。而且是隻賣給華僑,必須要外彙支付,並不對內銷售。
魏同心也是打聽買房未果,才被這個殘酷的事實啟用記憶。這種只賣給華僑的房子是第一批,接下來是隻接受外彙支付的房子,戶型奇葩,並不適合國內生活習慣;再再後來,才是真正的商品房。
買房不成,不由默默安慰自己,之前猴票出來的時候她囤了不少,再加上這些年斷斷續續攢的零碎,這年頭的一個小目標不敢說,真正賣出的時候卻也絕對不止這麼多。
等到了九十年代,還能借由股票認購券大賺一筆,老洋房也是可以考慮考慮的。
因此她不再糾結,將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還真及時制止了幾個考慮不夠周全的專案,也越發覺得工作有滋有味。不忙的時候,有真的能一張報紙一杯茶,直接閑坐一整天,這不就是她夢寐以求的工作狀態嗎?她也是過上好日子了。
她們這邊一切順遂,院裡其他人也不差。
魏渡江兩口子畢業之後都選擇深造,後來分別在各自的領域有所建樹。劉淑英則果然被兩個孫女厚待,能跑得動的時候被兩人爭來爭去,還早早坐了飛機,也算是到老了體驗別樣人生。
孫秀蓮也學得不錯,而且極力培養志新,一代更勝一代。魏愛國倒是想說話,但這個家裡,早就不是他說了算的時候。
張建設雖然沒有繼續讀書,但在廠裡上了技術培訓夜校,還跟師傅的女兒結了婚,小兩口租借喬家的房子也是細心呵護,都不是那種刻意糟蹋東西的人。楊大媽當年還想著哄騙喬家房子,這會兒覺得自家人都有身份有地位,反而端起架子來,絕對不肯讓別人說閑話。
李伶娟確實已經看膩了張建國那張發福的臉,雖然沒想著離婚,但也不樂意回家。沒想到張建國在她大三那年發狠鍛煉,逐漸恢複當初的幾分風采。甚至因為家裡條件更好,而李伶娟的心意確實是他的隱憂,那分憂鬱氣質在他保養回來的臉蛋上,比年輕時候更深刻,宛如陳年佳釀一般香醇。
李伶娟發現這回事之後欣喜若狂,但她又發現,自己對張建國臉色太好的話,他那股子憂鬱勁兒就飛速消散。於是只能心驚膽戰地若即若離。都是中年夫妻了,兩口子還玩上了你追我趕的戲碼,那膩乎勁兒,比張立志兩口子都更過頭。
而當年因為報了專科學校,通知書比其他人收到得更晚的徐貝和方連枝,也非常順利地上了學。兩個人都是就近報的中專,目標明確,就圖工作,畢業之後也順順利利進入不錯的單位,在家裡挺直腰板。
郭小寶第一年、第二年考試都失利,畢竟基礎太差,也只被親哥短期培訓了兩個月,第三年才考上中專。不過王大媽也挺滿意的,這小子在家裡待了能有快十年,可算是有著落了。
王大媽這麼多年一直想讓郭小寶找到機械廠的工作,可惜啊,太搶手了實在沒轍,塞錢人家都不肯。這回中專畢業,廠裡終於是順理成章讓他進去了。
這回王大媽這邊有了在廠裡工作的孩子,想要算計她那間房的人終於能夠閉嘴。王大媽也很快給郭小寶找了個廠裡工作的物件,樂滋滋等著抱孫孫。
縣裡的機械廠在開放之後引進了一條先進生産線,靠著這麼多年的口碑,外加出色的技術,效益更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