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魏家的小金庫 從沒聽說彩禮還……
從沒聽說彩禮還能分期,就像百貨商店不會讓你賒賬。
王大媽自己挖的坑,自己還被喬天明掉進坑裡的深度驚訝到。“小喬,你這……”
喬天明卻完全沒在意,突然又想到了一條,“哦對了,還有,如果能有初中學歷就更好了,不行的話,小學畢業也可以的。”
王大媽剛剛被氣走的表侄女就是小學畢業。
王大媽無語,王大媽翻白眼。
魏同心一邊珍惜地磕著瓜子,一邊盤算他這幾個條件。嘖,她每一條都能對上,要不是原主跟喬天明也只有見面打個招呼的交情,還以為是專門給她設定的呢。
魏同心給自己的保底方案,其實是下週四城西造紙廠臨時開展的招工考試。
跟去年機械廠的那次招工考試類似,臨時告知,考完當場就按照成績公佈結果,突出一個讓大家都措手不及。
除非是造紙廠子弟,沒誰會半下午的跑去廠門口看告示,原主能夠知道,還是因為同一批下鄉的知青裡,有一位女知青的媽媽就是造紙廠員工。女知青被親媽和後爸瞞住了考試訊息,支使她去鄉下看望外婆。結果繼妹考上,她自己反而下鄉了。
在剛下鄉,大家都還裝成體麵人的階段,這位女知青就因痛斥自己家長而被大家疏遠。反而正是因為這份疏遠,讓女知青過得比原主更安生一些。
造紙廠考試的題目倒是不難,學歷也只要初中畢業就可以,但造紙並不是一個輕松的活。
七零年的造紙技術有限,汙染和噪音都很嚴重,防護措施也不太好。
更何況,城西這家造紙廠,做得最多的就是牛皮紙、草紙這種比較粗糙的紙張,原料不可能是嶄新的好紙漿。到時候一開工,粉塵滿天飛,那場面可夠難受的。
如果有門路,能夠分去做造紙、切紙這樣的工種還好。若是被分去打漿,那簡直了,原料都要手動搬運和投放進去,魏同心都不敢想那是怎麼樣一個畫面。
她雖然很敬佩奮鬥在生産一線的工人們,自己卻並不想融入其間。
說到底,還是因為幹電商的年頭太久,只喜歡選品賺差價,不愛自己生産,已經形成思維慣性。
畢竟,除了大促需要熬夜,業績壓力一年比一年之外,她一個電商運營,用不著受什麼身體上的苦。
天天在辦公室裡坐著,最多吸點老闆的二手煙三手煙,伴隨一些肩頸腰的職業病,相比於此時的造紙廠打漿池,都不值一提。
唉,而且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個年代的簡體字,跟她會的簡體字一樣嗎?
她隱約記得簡化字的推行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簡化字的樣式也出過好幾版,甚至還有推行之後廢棄不用的版本。比如她高中的數學老師,就習慣把“餐”寫成“歺”,搞得他們抄題的時候一頭霧水。
雖然原主的記憶很全,但這記憶並不是她自己的。雖然清晰,卻並沒有太多具體的細節。
就像現代網友們看過很多遍的甄嬛傳,“熹妃回宮”和“滴血認親”都能倒背如流,卻沒法模仿這些角色在紙上寫的字,不記得衣服上繡的什麼花。
“看”記憶的人和記憶原本的主人,獲得的體驗完全兩模兩樣。
字的寫法也並不像原主遭遇的那些事情一樣讓她記憶深刻,如果想要一個一個核對清楚,根本趕不上招工考試的時間。
如果她在考試中答題寫順手了,把後面才簡化的字用出來,恐怕不僅僅會被扣分,還會被當作特務抓起來吧。
魏同心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