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下去,對於《私奔》的文評其實更勁爆。
【世界上有比試卷沒答好更糟糕的事情。
換句話說,平安,是這世間最歡欣安好的事情。
小時候,考砸了不過是考砸了。
長大了,欠債了不過是欠債了,炒魷魚了不過是炒魷魚了,做生意虧本了不過是虧本了。
等垂垂老矣之時,人走了,也不過是花開一季當此時凋零。
在私奔遊戲中,我們鼓起勇氣說出“不過如此”,為什麼平時就不可以呢?
我們看起來在指責教導孩子,給孩子壓力,但何嘗不是放任壓力失去勇氣失去信任的不冷靜的表現?
於是,當家長們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自己也失去了冷靜,覺得憤憤,覺得失去希望,覺得過不下去,爭吵冷戰、打罵孩子、離婚分家……
這種焦慮最終也會傳遞到孩子身上,孩子們終究也要成為家長,一代一代。
感謝這位名叫蘇白的作者,不止讓我的孩子免於出走,更讓我從新審視我作為一個母親的一切。
我想借用蘇文豪《狂人日記》的結尾作結。
救救孩子!】
……
一篇一千多字的長評,帽子和鍋滿天飛,其中的思考深刻到壓地人喘不過氣。伴隨著這篇長評,私奔遊戲以及僅僅兩百字的小說《私奔》在網路上瘋狂地流傳開。
和《私奔》爆火同一時期,華夏漢字聽寫大會冠軍簡秋的獲獎採訪也火遍了網路。
“壓不住了,不可能壓住了,簡秋和蘇白,這兩個都不可能壓住了。”
林雨瑞坐在辦公桌前,眼睛橫在桌面上,手拄著頭,一遍遍嘆息著。
過了許久,彷彿下了很大決心開口道:“你們和姍釋tv那邊聯系下,就說我答應了,他們想做節目就讓他們做去吧。”
“什麼?”
“啊?”
“林總編?”
聽林雨瑞這麼說,一辦公室的下屬都抬起了頭,一個個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林總編,這樣不好吧?”一位年齡很大的下屬帶頭反對道,“讀者投票環節怎麼辦?”
“我們一向不允許成名作者參賽,不就是為了公平麼?”另一位老編輯問道。
“就是啊,總不能破了規矩。”副總編也表示反對。
在一眾下屬的反對聲中,林雨瑞拎起金框眼鏡戴上,目光中滿是疲憊。
“是啊,我也知道這樣不好。”
“可讀者投票是蘇聖留下來的傳統,這個規則是萬萬不能動。”
“現在蘇白和簡秋都已經紅了,我不總能繼續藏著掖著,一點露臉的機會都不給其他選手。如果還是維持原狀只有兩個參賽選手被曝光,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不是麼?”
聽到他的話,一群反對的編輯面面相覷各自嘆息,一番討論卻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作者啊——
一個還不夠麼?這次居然來了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