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皺起眉頭,“為什麼呢?”
齊磊想了想,“怎麼說呢……”
“就是全世界都需要一個理由,來對米國人的霸權主義說不!”
“即便是英國這個盟友,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拜倫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只聞齊磊繼續道,“三星、索尼、ARM這些被米國人打垮的企業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可是,誰也不想自己成為下一個。”
“所以,這一個機會。”
拜倫聽罷,繼續問道,“那英國民眾呢?他們真的會憤怒嗎?”
補充道,“齊,我要提醒你,歐洲不是中國,在中國可能對米國人沒什麼好感。”
“可是在歐洲,有大把的民眾親米,他們根本不理智,對米國已經到了盲從的地步。”
結果,齊磊來了一句,“你錯了!中國親米的比歐洲還多。”
“而且,這和親不親米其實沒有關係。”
拜倫,“????”
齊磊,“從傳媒的角度來說,這是公眾輿論的致命弱點。”
“什麼弱點?”
齊磊,“很容易被代表,而且這是無解的!”
齊磊給拜倫舉了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那就是:
之前罵ARM的,和現在為ARM惋惜的,都是公眾輿論。
貌似是同一群人,同一個人,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這就好比後世中國,起初誇米國,後來罵米國,好像都是那些網友,其實不是!
他們只是在不同時期,被不同的人代表了而已。
可能就不是同一波人,罵ARM的是那些動物保護者,或者盲目民眾,資訊不對稱,以及非理智的個人素質,讓他們以為自己觸控到了真理。
而極強的表現欲,又使這些盲目的人極為自信的展示著自己的觀點,意圖得到認同。
所以,這部分人把所有人都代表了,統稱為——輿論!
而現在,同情ARM,表達憤怒的,則是另外一群以為觸控到真理的人們。
那其他人為什麼不反對,或者說反對的不堅決呢?
因為沉默的螺旋啊!
自我保護的本能,讓大多數人沉默了,心甘情願的被代表了。
這種輿論的被代表性,在西方被充分利用到政治之中。
還是那句話,民意即選票!
公眾的憤怒、情緒宣洩,會被需要選票的政客利用起來,繼而進一步的推動輿論。
況且,齊磊掀起的這次輿論風暴,又對所有人都有利,只有一個受害者,就是JS。
德盛需要讓JS陷入困境,英國需要找到一個民憤的宣洩口,全世界也需要一個向米國說不的機會。
所以,該發生的必然會發生。
向拜倫解釋了這一切,聽的拜倫有點懷疑人生。
你們這些傢伙,腦袋裡到底裝的都是什麼?
飛機落在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