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是有前提的,是在米國以及西方科技的加持下光芒萬丈的,和這個時空沒有一毛錢關係。
比如阿斯麥。
那是三大實驗室加米國軍方加西方高科技企業的科技力量共同成就的EUV光刻機。
現在失去了這些強援,阿斯麥還能成就輝煌嗎?
是個未知數。
比如tokki。
前世的tokki也是在被佳能收購之後,得到了S星的鼎力支援,才在蒸鍍機領域大放異彩的。失去了S星和佳能的技術援助,tokki還能輝煌嗎?
也是個未知數。
包括中芯國際,齊磊掃平了來自臺積電的阻礙。可是,畢竟中芯國際技術還是落後的,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能不能擠身國際先進行列,同樣是個未知數。
而反觀當下,這三家公司背後的中國半導體產業一片荒蕪,幾乎沒有助力可言。
齊磊的戰略謀劃、上帝視角開掛只能計算出理想狀態的發展路線,他無法預知這個時空的未來,更不能把前世的未來當做這個時空的結局。
這些都是未知的。
而更可怕的是,無論是tokki的蒸鍍機,還是阿斯麥的光刻機,或是中芯國際的晶片製造。
每一個背後,都代表著一個龐大的、複雜的產業系統,是一個獨立的、精密的、頂尖的產業叢集。
這麼說可能還有些籠統,一臺光刻機數萬個零件,可以說每一個部分都是當代尖端科技集大成之作。
對於中國來說,除了少數的節點,幾乎每一個都是挑戰,都是一場技術攻關。
我們當下就沒有製造這些零件的能力,阿斯麥就算今天就把EUV光刻機的圖紙做出來,中國都造不出來。
再說tokki,同樣是一個龐大的上下游產業配套,我們一無所有!
這太可怕了,想想都無助。
更要命的是,光刻機也好,蒸鍍機也罷,都屬於“小而精”,體量不大。國際需求就那麼回事兒,一年的產量幾臺十幾臺,基本可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
你為了幾臺機器搞配套研發,不值當,能賠死。
可是不搞,那這兩家公司收回來又廢了。
就是這麼現實。
但是你要說,齊磊先知先覺,知道這兩臺機器的重要性,非要搞配套吧……
那不是賠死,而是根本不現實。
那就是無底洞,別說他現在幾百億的投進去,未來幾千億的做打算,可能幾萬億都添不滿這個窟窿。
歸根揭底,還是那句話:
齊磊勢單力薄,他太孤獨了,沒有任何人能幫他,也沒有任何人能夠試圖幫他。
這讓齊磊怎麼能不心慌?
他不但要拼命地賺錢養這些專案,還得開始考慮生態的問題。
說不好聽的,他現在手裡有大小王,著實不小了,比起前世強太多了。
可剩下的牌,都是3457,連不上,也管不起。
想在牌桌上拿下最終的勝利,光有大小王是不夠的,他得把小牌串起來。
………
。
【月票投幣口】
【推薦票投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