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廖凡義和雛鷹班的眾人圍坐,乾脆拉著老馬頭兒到村裡去轉一圈兒。
而齊磊和村裡的人這邊剛走,傻龍也就放得開了。
湊到周小晗身邊,“什麼情況?沒吃苦?”
周小晗啃著松子兒,嘴角掛著灰漬,聽罷反問,“吃什麼苦?這邊可好啦!”
這話讓傻龍都有點呲牙,“怎麼個好法?”
周小晗茫然,“反正就挺好的呀!”
“我們本以為來了也要吃苦的,可是到了一看,其實和城裡沒啥區別!”
“雞魚肉蛋什麼都不少的。”揚了揚松子兒,嘿嘿的傻笑,“還有山裡的好吃的,還不用寫論文。”
好吧,能不胖嗎?
到了黑石堡,雛鷹班過的就是神仙日子,頓頓有肉,餐餐有雞魚。
大山裡好東西又不少,老馬頭兒專門派了兩個堡子裡的孩牙子陪,見天就琢磨著給雛鷹班這幫人弄好吃的。
核桃、松子兒,榛子,圓棗子這個那個的,反正就沒斷過。
一天天哪也不用去,啥也不用幹的,不胖才怪。
廖凡義和張顯龍他們聽的,這才知道,原來是自己想錯了。
這裡交通雖然不方便,可是並不貧瘠,日子倒有點世外桃園的感覺了。
而廖凡義又想起齊磊說的那個傳奇,問道,“那個老馬頭兒,人怎麼樣?”
周小晗想了想,“馬爺爺啊?挺好的呀!”
“就是有點……”周小晗尷尬的抽抽著鼻子,“有點太熱情了。”
好吧,確實有點太熱情了,熱情的讓他們都有點不適應。
年輕人只能看老頭兒自打他們來,忙前忙後的伺候得好好的,所以用了“太熱情”這個詞。
但是,聽到廖凡義耳朵裡,卻又是另一番計較。
怎麼說呢?
廖凡義屬於把自己陷入到了一個巨大無比的心理落差之中。
當第一眼看到那崖壁上的奇蹟,廖凡義震撼的差點哭出來,又聽齊磊說老馬頭兒砸了十多年,廖凡義已經自行腦補出了一個高大偉岸的形象。
出去一個媒體人的敏銳嗅覺,他知道,這要是報道出去,別說是新聞,拍個記錄片都不為過。
更不要說,齊磊說這老頭兒是個傳奇的時候,廖凡義的期待已經拉高到了極致。
可是,接下來的一幕幕,落差實在太大了。
他能接受一個普通人市儈,甚至趨炎附勢,這沒什麼的。
可是,這麼高大的一個形象,卻點頭哈腰的,一口一個大老闆,眼神裡透著有所圖,著實讓人接受不了。
周小晗所謂的熱情,在廖凡義這裡也就變成了“有所圖”的公關手段罷了。
而且,是很拙劣的那種。
那麼問題來了?老馬頭兒有所圖嗎?真的嗎?
有!
真的市儈!
而且,確實手段有點拙劣。
……
另一邊,齊磊和老馬頭兒在村裡的斜路上走著,黑石堡本來就是以村前的黑石砬子得的名兒,村子也是建在山坡上的,所以村裡基本沒有平路。
老馬頭兒還是那副有點諂媚的模樣,“齊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