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聽吃餃子,眼睛都亮了,他們很久沒吃餃子了。
李鹽突然道:“我們沒有糧票。”
陶娟和王會頓時失望,忘了這個了,他們賣蛋糕有錢了,但是沒收糧票,而去飯店吃飯,要糧票,一斤水餃一斤糧票,不然人家不賣給你。
程惠拍拍兜:“剛剛跟人借了幾張。”
陶娟:“......副廠長,我真是服你了,想我陶娟以前自認能說會道,人緣不錯,但是我絕對不會從第一次認識的人手裡借到糧票!”
糧票實際也不貴,找人買一斤幾分錢,十斤糧票價值幾毛錢,私下裡有人專門做這個交易。
但是這個東西勝在稀有!
農民不發糧票,想要糧票得去糧站拿糧食換,一斤糧食換一斤糧票。
販子手裡的糧票當然不是這種,而是城裡人發的。
城裡人有個糧本,一個人定額定量一個月多少斤糧食,根據年紀、工種不同而不同。
比如重體力勞動的礦工,一個月份額就多,30多斤。
普通城裡人,成人一個月28斤,小學生18斤。
有時候單位會多發一些糧票當福利,或者有人吃不完、出差,就拿糧本去糧店把剩餘的份額兌換成糧票。
所以普通人找不對人,想得到糧票還是很難的。
反正陶娟家的糧食根本不夠吃,沒有多餘的一張糧票下館子。
程惠已經帶著發呆的三人進了百貨大樓對面的飯館,點了4斤豬肉大蔥水餃。
一共60個,應該夠吃了。
結果程惠發現這話說滿了,她自己都沒夠吃!
其他人看樣子也差點。
程惠之前借了10斤糧票,幹脆又買了2斤大家分了,這回終於吃飽了。
反正她是吃飽了。
她滿足地摸摸肚子,重生以來,可算吃頓飽飯!
“還是餃子好吃啊!”王會也感嘆一句。
實際他沒吃飽,但是同樣很滿足。
他家人口多,上班的少,不是老的老,就是小的小,窮,一年只能吃一次餃子,還沒有現在吃得多!
程惠道:“放心,跟著我好好幹,以後餃子吃到你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