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講和一) 我們互許了終身……
夜色沉沉, 蘭池殿內只餘幾盞宮燈搖曳,映得呂後眉目半明半暗。她斜倚在軟榻上,讓人給她塗著蔻丹。
審食其跪坐在下首,“太後, 今日朝上, 魏倩與陳平之爭,總覺得似乎不太對。”
呂後冷笑一聲, “陳平這些年, 是都夢游去了嗎?辦事一點氣力都沒有了?當年他跟著高皇帝可不這樣。”
呂後覺得自己被演了, 陳平什麼時候辦事能力這麼差了?這不組隊來演她嗎?
“陳平這人最是陰晴不定,跟個王八一樣, 推一下動彈一下, 怎麼朕朝上全是這種人?”
審食其抬眼,想了想,“陛下, 魏相國自從沛縣起兵時就跟隨先帝,與朝中臣子相交甚厚, 很多朝臣,哪怕不認同她,也不會與她對上。比如曹參,周勃, 灌嬰等手裡有兵的將軍, 周勃自己不與她對上, 來請太後臨朝, 他們半點事不肯沾。文官比陸賈張蒼等可用之才,又受她皆多恩惠,地方上的官員多出於科舉, 他們感念魏相。”
呂後眸色一寒,她當然知道魏倩的勢有多大,不然她急什麼?
殿內一時寂靜,唯有銅漏滴水之聲清晰可聞。
審食其沉吟片刻,又道,“她的門客,比如沈寂此人,她無親無故,無財無勢,偏偏敢與陳平硬碰硬。”
呂後指尖一頓,緩緩道,“正因她一無所有,才無所畏懼。”
她抬眸望向窗外晦暗的月色,聲音低沉,“這天下功臣們不到關鍵時刻不肯站隊,諸侯王又垂涎中央,發展勢力漸猛,朕實敢力不從心,我需要魏倩,又害怕她反,她若反,誰可阻擋?”
審食其低聲道,“太後陛下,魏相不會反的,她若想造反,她應該在軍隊汲汲營營,而不是一心撲在建設民生福祉,娛樂享樂之事上,正是如此,朝臣們從最開始的驚慌退去,才越來越偏向她。太後,魏相只想治國,何不放手大幹一場,這也是您的功績?您也正好從她身上抽身,收一收諸侯國之地,況且不做不錯,多做多錯,您放手不管,在後邊瞧著,也許她自己就犯錯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況且她又拉攏韓信,我們對上毫無勝算。”
呂後唇角微勾,眼底卻無半分笑意,“你說的很有道理,魏倩終歸是我的臣子,她只要無反意,不妨讓她折騰,這朝庭盡是牆頭草,風往哪邊吹,他們就往哪邊倒。”
她緩緩起身,鳳袍曳地,聲音冷如寒冰,“就這樣吧,朕累了。”
審食其躬身應諾,退出殿外。
夜風拂過,吹動殿內紗幔,呂後的身影在燭光下顯得格外孤絕。
魏倩第二天讓人給陳平送一箱大梁特産,自先帝走後,她都給忘了,要想陳平安分不搞事,得砸錢,無妨,如今她最不缺的就是錢,買個清淨,挺好。
歷史上鴻門宴,子房將劉邦送他的兩大箱金銀珠寶,一箱給項伯,讓他幫忙救人說好話,一箱給陳平,讓他不要說話。
魏倩突然覺行,每個行業頂尖的人才,賺錢都蠻容易的,看陳平,把陰謀玩成花,多的是人花大價格讓他躺平。
不要求君助我,別給人幹活就行。
如今呂後重修關中漕運水道,疏通渭水至長安段河道,加固鄭國渠部分堤岸,為了保障關東糧賦西運,鞏固長安糧儲,這一大事蕭何攬了過來,他退休在家閑不住,看不慣其他人做事慢吞吞的。
他還在修功臣閣,一大把年紀柱杖走,辦事也是風風火火的,他不摻和朝中事,只當耳聾眼花了。
開春後錢莊如魏倩計劃的那樣,風風火火在大漢朝遍地開花,如今大漢有了紡織機,不愁衣,有了很多便利農具,不愁食,家家打井,水也足,還清澈幹淨。還有大梁工廠工藝品,肥皂香皂也走進尋常百姓家了。
再攢幾年家底,就可以去草原搞事情了,那片土地,魏倩覺得,在她的認知裡,那就是大漢的國土,沒毛病,就算草原收不回來,起碼西域新疆)得是啊。多豐富的資源産地啊。
不過,韓信正是當打之年,應該可以的吧?
當以後中原産量過剩,大炮架起來,把匃奴地打下來當傾銷地是可以的。當人習慣了吃飽穿暖,他們再在草原上如毛飲血,真的做得到嗎?她不信。
不過前提是呂後把一半諸侯國併入中原,讓其他不能動的也不敢搞事。不能前面開疆擴土,裡面諸侯王捅一刀吧。
魏倩收到了宮裡明日宴會邀請函,嗯,她有些不敢去,畢竟她沒有蓋公那個掛了。
於是她找人來商議該怎麼辦,柳細君也覺得這個時候太後邀請,那鐵定沒好事啊,這至少得帶幾個人吧。
南仲嘆了一聲,“不妥,太後是君,魏相是臣,難道還能帶一眾部曲進宮嗎?如今太後不會動手,她承擔不起後果,魏相如今在朝在野的威望,難道還用得著心虛害怕嗎?況且兵符在握,相國與韓信私交甚好,不需要北軍,韓信調動五校這後果太後也承擔不起,無妨,這定是準備與魏相講和。我們也需要與太後停戰了,內鬥最耗精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