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倩拍了拍她肩膀,“那挺好的,未來會更好的。”
“嗯!”
歷史上漢惠帝六年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算是漢代人頭稅單位,1算等於120錢,五算是每年600錢,直至出嫁或滿30歲。
古代逼婚到三十也是不催了,不罰了,就這麼著吧。
那個時候是因為天下只有一千多萬人口,呂後才這麼幹,逼得民眾早婚。
但如今可不是,如今的人口總量還有兩千多萬人,沒到那種需要逼婚的地步。
日子好了小孩就多了,所以這個政令並不需要出,十五實在太小,正是讀書學手藝的時候。
大部分女人還是選擇嫁人,此時對女性的財産保障都不錯,法律都不錯,女子幹著農活吃著無汙染的農作物,身體還行,不脆,農家壯婦居多。
她們需要自己的孩子,需要一個強壯的勞動力養活孩子,需要人來保護自己的安全,不被欺負,這是這個時代結婚的意義,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僅此而已。
愛情是很虛幻的詞,是貴族男女才有資格去追求的東西。
畢竟這時代平民活到四十就算長壽了,戰亂,疾病,野獸,對於漢初的人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陸微之拿著她的圖紙與劇本走了,魏倩覺得如今很多行業,手工業,官吏,都有了女子的身影,但有個最重要的地方沒有,那就是軍隊。
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槍杆子裡出政權,不去戰場,不保家衛國,怎麼守住相對平等的權利呢?
如今能看戲的多是男子,用趙氏孤兒開場,先將劇院火起來,以後在裡頭男女主劇本各一半,就沒人說什麼,女子劇本現在有花木蘭,將來也可以有穆桂英掛帥。
在絕對男權的時代,都有很多女將軍,更別說風氣開放後,她夾帶私貨女子個個拿戰場大女主劇本,那麼自然就有很多女子有樣學樣,在她們自己努力下擠進去,她順勢而為,可比強行組女子軍好。
文娛也是天下喉舌關鍵的一環,報紙不能夾帶私貨,但娛樂可以,不服他自己開劇院啊,又沒攔著。
晨光透過殿門斜照進來,魏倩坦然坐於權臣的位子,手中一折以新隸書謄寫的奏章。
她起身向前踱了一步,聲音清朗。 “太後陛下,臣有本奏。”
此時呂後垂簾聽政,臣子標準喊法是“太後陛下”,不能分開喊,喚太後顯得不恭敬,喚陛下不合適,於是就湊一起。
過些日子呂後臨朝稱制,自稱也會從孤,變成朕。呂雉高坐於簾後,目光微垂,“魏相請講。”
“臣請以‘隸書’為天下文書正體,逐步取代小篆。”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呂雉看著魏倩,“魏相,小篆乃始皇帝所定,天下書同文,沿用至今,為何要改?”
魏倩不慌不忙,展開手中奏摺,“請太後陛下細看。”
她將兩份文書並排遞與內侍,由內侍遞與呂後,一份是小篆,工整卻繁複;另一份是隸書,方正簡潔。
“小篆雖典雅,但書寫耗時,地方官吏常因謄寫延誤政務。而隸書——”她指尖輕點笏板。“筆畫簡省,易學易寫,即便鄉野小吏,半月可通。”
“民間訟狀、田契、藥方,因篆書難寫,多口耳相傳,以致訛誤紛爭。若用隸書,稚童老嫗皆可提筆而記——此乃便民之策!”
她話剛落,太常卿冷笑,“魏相,文字貴在莊重,豈能因‘易寫’而廢禮法?”
魏倩沒有等到呂後質疑,等來了臣子對她冷哼,她看向太常卿,還好,也沒多長幾個腦袋,於是魏倩轉身。
“太常可知楚地簡牘仍用鳥蟲書?齊地文書摻雜蝌蚪文?秦滅六國卻未滅盡文字!”她又拿出一本楚書,擺在明面,“小篆雖統於上,而民間暗行舊體。隸書筆畫簡樸,反易推行——這才是真正的書同文!”
太常卿默不作聲,又接收到審其食的眼神,他硬著頭皮對上魏相。“魏相,如此又要大動幹戈,藏書也得重複攥寫,甚是麻煩,不如就按舊制。”
魏倩早有準備,從容應答。“太常,其一,秦制已不合時勢。秦以法家治國,故小篆嚴謹如律令。然我漢家尚百家,重科舉,當用更通達之文字,方合與民休息之政。”
“其二,隸書早有根基。程邈創隸書於秦獄中,本為官吏速記所用。今朝廷文書,十之六七已用隸體,不過未正其名。”
“其三,利在千秋。昔年孔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文字亦然。與其繁難而束之高閣,不若簡樸而廣傳天下。若隸書通行,庶民亦可識字明理,教化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