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大漢第一首相 > 第96章 進退之間 丞相心不靜

第96章 進退之間 丞相心不靜 (第2/3頁)

推薦閱讀: 七月榴火 夏日煜火

這是呂後可以做到的事情,史上呂家甚至為此努力,她殺了許多劉家人,可是在不引起動蕩的情況下,殺完是不可能的。

劉家人數太多了。

呂後稱制,要還政於劉氏她有太多不甘,因為劉盈死了,活著的子嗣又幼,極幼,到了呂後死時才四歲。

劉家裡沒有她的血脈,對於大權在握的她自然不甘心,但她是個有理智且愛民的人。

呂家人覺得她可以做到偷天換日,於是放肆起來,但是這般江山必要留血,那些跟著劉幫打天下的功臣們與諸侯王怎麼可能會同意呢?

大哥死了聽大嫂的,沒說大嫂把大哥全家滅族了他們還幹看著吧?

現代人往往被春秋筆法認為,劉邦是個市井流氓,是小人。

但古代人可不是這般認為,從東漢匃奴非要姓劉,認劉邦當祖宗,宋後突厥非要姓劉,認劉邦當祖宗,後族姓蕭,認蕭何當祖宗來看。

古代是真心實意認為劉邦是千古英雄,自家祖宗不能望其項背的那種。

後世都如此,更別說當代,漢初的這個時間軸。呂家這麼想純粹是發癲,然後,他們被呂後親手獻祭了。

真正的獻祭,那時的呂家已被權欲沖昏頭腦,沒有看見呂後眼中的不忍。

呂家如果篡漢,那麼漢室江山分崩離析只在瞬間,所有人都會沸反,小人得志不是這般得志的。

不反難道他們要跪在這群小人的殿陛之下?他們配嗎?

如同功臣們覺得戚夫人不配一樣,呂家人坐上皇位,他們直接會掀桌,不帶半分猶豫,誰不掀會被笑話死。

呂後不可能讓這樣的事發生,但那個時候,劉邦的子嗣裡,沒有能當大任者,文帝以前裝得太懦弱了,他八歲入代國,跪地而行,就這般,誰會看得上他。

呂後沒將他放在眼裡,他逃過一劫,在呂後的政治生涯裡,茍活了下來。

可劉盈擺爛,自己玩死了自己,一下子就把母親推到風口浪尖,那時的江山飄搖,她扶幼帝,她看著功臣們如狼一樣的野心,不加遮掩的。

她為了鞏固權位,她無人可用,原先的朝堂要職,沒有一個呂家人,呂家人猖狂,也禍害不了太多。

但這時就變了,呂家人實在太差,差到能聽懂呂後話的,只有她妹妹。

這樣的小人猖狂之後,當然是人人恨,但那時呂後不在乎了,她將呂家人推到他們接不下來的高位,光封王就封了五個,就是在獻祭這些人了。

呂雉是個出色的政治家,她愛民如子,她在位期間,朝堂瘋是瘋了點,但百姓安居樂業,人人有其田。

她一邊要權力,一邊要天下太平,能獻祭的,只有那些做著春秋大夢的呂家人了,他們真的想代劉。

呂後的政治嗅覺何其敏銳,最後擺了他們一道,呂後只肯稱制,就是不往前邁一步。老闆不進步,他們怎麼進步,都到這個關頭了,你說你是高皇後?

呂後入了長陵的當晚,呂家人就被清洗了,也因為文帝的懦弱,功臣們覺得他好拿捏,居然秘密通知他來,只通知他一個。

皇位從天而降,但明顯是個爛攤子,文帝不背這鍋。

文帝到了長安再三拒之,功臣再三要求,最後文帝還是不去,皇位上還有小皇帝呢,於是僵持到另一個皇子過來,宰了小皇帝,然後功臣們說他造反,把他踢下去。

然後求文帝上去了,結果傻眼了,你不好糊弄啊?

這就是呂後後期,因為她的功績太突出,她幾乎是獻祭了自己家來保住了劉氏江山,所以她入本紀,無人質疑。

沒有她,劉氏江山早被功臣們連合劉姓諸侯王啃完了。

二世而亡妥妥的。

劉邦也知道,此時只有呂後能守住自己的江山,但呂家人都野心寫在腦門上的樣子,讓他恨得日夜難寧。

呂澤死後,呂家就沒正常人了。

最新小說: 攤牌了,假千金她馬甲多得要命 獸世嬌寵:穿書後我成了萬人迷 農女換夫:買個病嬌反派狠狠寵 和毛茸茸無障礙溝通,農場被帶飛 不許招惹陰濕男鬼 仙尊揣崽要我負責GB 偏執王爺求複合 勾太子,寵妃?順手的事兒 蔔運算元·曼珠沙華 妾室嬌軟嫵媚,太子甘願誘哄 孿生為替 桃花馬上威風凜凜 獨守空房兩年半,誘吻國舅懷個胎 獸世好孕:嬌軟兔兔被大佬們狂寵 Alpha死對頭說我愛他 [足球]留在你身邊 一見鐘情的物件是我撿的貓 今天也在幫皇姐登基 窩藏犯 你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