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軍人困馬乏,無奈只能丟棄繳獲退回到了薊城當中。而幽州府兵,為了鎮北軍丟棄的繳獲,在城門外,不顧已經逼近的叛軍大打出手。
幽州牧劉虞感覺顏面無光,狠狠地瞪了眼麾下諸將。城樓上撤兵的金鐘,不斷敲響,越來越多的潰兵逃入城內,而叛軍大部也跟著逼近城下。
自稱天子的張舉身穿一件明黃色的龍袍,出現在了城下,喊道:“劉宏小兒,寵幸宦官,漢室失德。今人有雙頭,天當有兩子,吾張舉奉天命,為天子,汝等還不早降!”
時年,幽州出現雙頭共生之男嬰,自感懷才不遇的張舉,自感此乃天兆,人有雙頭,天有二子,合該自己出人頭地,幹出一番事業。
自認為天命所歸,其這才糾結同鄉張純,加上不滿漢室的烏桓人丘力居等人起兵造反。
太史慈大步上到城樓,走到劉虞跟前,拱手說道:“劉使君!”
劉虞示意太史慈上到前來,說道:“鎮北軍不愧是大漢有數的強軍,汝等表現,吾看在眼中,會如實上報陛下!”
太史慈聞言,連忙拱手謝道:“慈多謝使君!”
城樓之上,軍國大事面前,太史慈自然還是以官方的稱呼來跟劉虞說話。
劉虞微微點了點頭,看著城外陸續匯聚而來的叛軍,說道:“剛打退了張純,沒有想到又來了張舉,汝由何良策退敵?”
太史慈聞言一愣,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何來什麼良策可言!”
所有的策略,都是隻能出奇制勝,堂堂正正之師面前,任何計謀都無法成行!
城外,叛軍步步逼近,那張舉坐在一輛華麗的馬車之上,緩緩靠近城牆,問道:“汝等降否?”
劉虞聞言,呵斥道:“汝本漢臣,既食漢祿,當忠於王事,守境安民。今起兵反叛,九泉之下有何顏面,見列祖列宗?”
張舉聞言,哈哈大笑,說道:“人有雙頭,天有二子。吾受命於天,當率十萬兵,救百萬民於劉宏之暴政!”
說罷,張舉也不等劉虞回話,就回到中軍大陣,對張純說道:“安定王,傳寡人命令,破城之後,三日不封刀!”
對於張舉想要屠城的想法,張純並無不可,這不是他們第一次屠城,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
張純接過指揮大權,立刻下令攻城,他沒有搞什麼四面合圍的策略,而是集合大部步軍於一面,至於城中守軍會不會逃跑,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他們算的很好,但選擇性地忘記了城中近五萬的鎮北軍,也忘記了在鎮北軍的攻擊下的那次潰不成軍!
見叛軍開始攻城,劉虞對太史慈說道:“幽州府兵,不堪重用,接下來,就要看子義的鎮北軍了!”
太史慈拱手一禮,說道:“請使君放心,有鎮北軍在,定不讓叛軍進城一步!”
送走劉虞,太史慈接過了城防重任,說道:“幽州府兵,暫守其餘三座城牆。此處,由鎮北軍接管。張遼、趙雲二將,給本將軍看住其餘三座城牆,萬萬不可出現任何閃失!”
“諾!”眾人答應了一聲,齊齊應道。
幽州將領帶兵走後,黃忠就領著玄武衛上到城牆,接過了城防重任!
黃忠看了看城外情況,說道:“主公,叛軍騎兵四處而出,恐怕會劫掠鄉里,掠奪青壯攻城!”
太史慈雙目微微一眯,說道:“讓姜冏帶青龍衛左營新兵接過趙雲工作,令趙雲之疾風營出城,監視叛軍起兵動向!”
太史慈更改了命令,立刻就有親衛通知了趙雲、姜冏二將。用騎兵守城,本身就是極大的浪費,哪怕是哪騎兵是弓騎兵,也同樣是浪費。
趙雲接到更改之後的命令,很快就集合了疾風營五千將士,衝出了城門!
叛軍見漢軍出城,立刻派遣了丘力居領一支萬騎攔截。叛軍的騎兵可沒有馬蹄鐵,可沒有馬鞍,能夠來去如風,皆是因為超強的騎術。
“將軍,叛軍騎兵上來了!”疾風營小校趙斌連忙喊道。
趙雲回頭看了一眼,說道:“讓弟兄們準備鐵蒺藜,看他們還怎麼追!”
聽到吩咐,趙斌連忙應了一聲,傳令給身後的騎兵,沒有一會,疾風營闖過的地方,撒下了成片的鐵蒺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