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典韋拱手一禮,說道。
點了點頭,太史慈說道:“典將軍,如今就剩汝一人了,看樣子吾還是得想想辦法,給汝找幾個副手!”
麒麟衛身為中軍,軍中將領均是從太史族學當中抽調。這些年,太史族學每年結業的學子越來越多,除了部分被秘密派往了遼東地區,很多都安置在了青州。
對於這些已經妥善安置了的,太史慈並沒有徵召,但每年,學院都會將部分優秀學子留下來,讓其在族學當中深造,而這部分人,現在大多二十餘歲,正是派上大用的時候了!
典韋呵呵一笑,說道:“典韋早就等著了,主公可要抓緊時間。”
太史慈用雙戟,而典韋也是用雙戟,隨著對練的時間越來越長,彼此的招式已經熟悉,鬥個百八十回合,很難分出勝負。
劉備最後還是被太史慈弄到兗州去了,還是縣令,就是不知道其能夠在兗州,能夠玩出什麼新的花樣。
對於劉備的離開,太史慈還遣人送出書信,對於關、張二人,不能在麾下任職,還是深表可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正當太史慈聽到劉備調任,正在感慨的時候,從洛陽傳來的詔令,快馬送到了州牧府。
太史慈接過詔令,眉頭微微皺起,自己連張舉、張純造反的事情都給忘記了!
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
州牧府,議事殿。
聽到召喚的眾人,紛紛匯聚在此,等候太史慈的到來。
太史慈進來的時候,已經是一身鎧甲在身,他用這身行頭出現,代表著冀州又要面臨大戰了!
跪坐好後,太史慈對眾人說道:“原中山相張純,原泰山郡太守張舉二人聯合烏桓一部,聚眾叛亂,危害幽並兩州,朝廷傳來詔令,命冀州上下並鎮北大軍,做好戰鬥準備,隨時聽候朝廷調令!”
說完,太史慈按著腰中劍,站了起來,說道:“諸位大人,即食漢祿,當忠國事。田別駕,汝稍後準備糧草軍械,準備隨時聽候呼叫!”
“諾!”田豐走了出來,拱手應了一聲。
太史慈又看了看郭嘉,說道:“郭軍師,汝稍後飛馬傳書給黃忠、徐榮兩人,命令玄武衛,白虎衛,集結待命,轄區各關隘,全部戒嚴!”
“諾!”郭嘉連忙答應了一聲,說道:“主公,此戰規模多大?需要動用多少大軍?”
太史慈聞言,說道:“此戰,不在乎吾要打多大,而在於烏桓人要打多大?爾等將吾所言,廣佈幽並兩州,內外諸夷,凡敢稱兵者,皆斬!”
太史慈的話,極大地鼓舞了所有人計程車氣,一時之間,請戰者不知凡幾!
太史慈看了一圈,說道:“此戰,由青龍、麒麟兩衛配合額玄武衛,合三衛之兵力,抗外敵之入侵!諸位記住,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是漢土,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眾人聞言,齊齊站了起來,拱手說道:“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太史慈經過一番考慮,還是決定讓郭嘉、沮授、陳宮隨軍出戰。田豐要掌管全域性,而審配要為大軍籌備軍需,賈詡更是掌管全國情報,一刻都不能離開!
目前,幽州牧劉虞,這位原大漢宗正,給太史慈主婚的老好人,如今上任幽州牧,調了公孫瓚前去平叛。
要說太史慈穿越之前,對歷史不夠了解,他還是近期才知道,平定西涼的時候,公孫瓚就在張溫的大軍當中任職,只是官職太小,小的連見面,太史慈都不知道他是何人!
而幷州一線,丁原也在調兵遣將,有著飛將軍之稱呼的呂布,雖然威震邊疆,但其似乎不怎麼受到丁原信任,雖然負責統兵,但一直是以文職領兵,名不正則言不順!
雖然不知道歷史有沒有因為自己而改變,最起碼現在朝廷的大軍並沒有被涼州拖入泥潭當中。
但太史慈依舊不看好邊軍的戰鬥力,不是邊軍不強,而是朝廷經常性地拖欠糧餉,加上各級官員再吃吃空餉,那還有戰鬥力可言。
安排好出戰的部隊,剩下的就是靜等朝廷的出兵詔書。太史慈放下手中的事務,準備去後宅跟母親,妻子說說這個事情。
喜歡三國之太史子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太史子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