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何須如此,都是一家人,些許禮節算得了什麼!”太史夫人扶起周夫人,微微搖頭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周夫人母子二人,從那天進府祭拜完太史勇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太史府。用周夫人的話說,此身唯有做牛做馬,方可報答太史家恩情一二!
四人落座,太史慈跪坐在那裡,說道:“母親,孩兒已經安排好一切,明天吾等就可以回鄉了!”
點了點頭,太史夫人看了看眼前的太史府,神情略帶些許傷感說道:“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這都尉府縱好,終究不是吾等的家!”
這幾年,隨著太史勇當上了都尉,太史一族開始往黃縣發展,就連宗族祠堂都建在了黃縣。
“母親,吾已經跟縣令商議,用一千貫買下了這都尉府,從現在開始這都尉府也是吾等的家,母親以後想了,也可以回來看看!”太史慈一邊吃飯,一邊說道。
聽到太史慈的話,太史夫人明顯一愣,這裡畢竟有她太多的回憶,良久嘆了一口氣說道:“也好!”
都尉府被太史慈買下,自然就不需要全部搬走,但就這樣,也是大車小車數十輛。護送太史慈等人回鄉的,是一支由三十六人組成的褐色錦衣少年,大多十五六歲的年齡,個個手持三尺劍,背上揹著弓箭,顯得英武不凡!
這隊少年,是太史慈花費數年培養的幫手,也是他目前最大的依仗!
在黃縣三萬居民的夾道相送下,大隊人馬一路東行,迎著朝霞,在天黑之前終於回到了太史一族發家地,太史莊。
“見過夫人、見過公子!恭迎太史公歸來!”太史莊莊客聽到動靜,紛紛迎了出來,拜倒在地,迎接已故家主的靈柩歸鄉。
“黃忠見過夫人,見過少主!”同樣是一身白色喪服的黃忠,跪倒在太史府大門前,叩首道:“黃忠無能,沒有護住主公周全,請夫人、少主治罪!”
黃忠黃漢升,是太史慈十三年來最大的收穫,本想著依靠他強大的武力,確保父親的安全,沒有想到,唯一一次不在身邊護衛,就真的釀成了慘案!
黃忠跟隨太史勇清繳完匪徒,看著他進入黃縣,這才返回的太史莊看望已經調養好身體的兒子黃敘。
太史慈從戰馬上翻身而下,扶起黃忠,說道:“師傅快快請起,這本就不關汝的事情,時也命也,如何能夠怪罪到師傅頭上!”
太史慈安撫住黃忠,這才護送父親的靈柩進府,打發周夫人送母親先回後院,又立馬回到前院跟族內三老商量下葬的日子。
確定了七天後下葬,這才問一直護衛在身後的黃忠說道:“敘弟如何了,好些沒有?”
黃忠聞言,拱了拱手說道:“勞少主掛懷,由華神醫診治過,已經確定沒有大礙了,再調養個三四個月鞏固一下,就可以了!”
點了點頭,太史慈躬身一禮說道:“弟子還得為父守孝三載,這段時間,族學就拜託師傅了!”
“不敢,”黃忠連忙避開說道:“這是屬下的本分,屬下一定盡心竭力!”
太史族學,是太史慈五年前搞出來的產物,整個太史一族和外親、僕人子女,甚至是四鄰八村的子弟,都能夠到族學內學文習武。
太史族學,在整個東萊,乃至整個青州,都享有一定的聲望!
這幾年,憑藉著太史勇當上了都尉,太史一族發展得很快,東出渤海捕魚,南下徐州販鹽、荊州販糧、北上幽州販馬、遼東開荒,大大小小經營著數百產業!
更是製造出了雪白的紙張,釀造出了醇厚的仙神醉,更是經營著絲綢、錦緞、瓷器、茶葉等等。
太史慈麾下的三十六天罡就是族學的產物,從小跟著太史慈一起成長,勇武過人、忠誠無比!
太史慈有家傳得武學,但學無止境,跟在黃忠身邊五年,他的實戰能力進步神速,再給他幾年時間,或許可以跟關、張之流,一較高低。
接下來的三年,太史慈都會在太史莊撥動風雲,縱看天下!黃巾起義還有五年才爆發,他還有時間佈局!
“公子,汝越來越厲害了,如今吾已經跟汝過不了幾個回合了!”周倉拍打著自己痠痛無比的手臂,苦惱著說道。
“光憑武力,縱是再強,也只是一匹夫而已,這段時間,讓汝讀的書可有讀?”太史慈要一粗布手帕擦掉汗水,問周倉道。
周倉聞言,脖子一縮,苦澀地道:“那些書簡,他們認識吾,吾不認識他們,實在是看不進去!”
太史慈搖了搖頭,說道:“縱然看不進去,也得多聽多想,有空多讓先生給汝讀讀吧!”
太史慈並沒有放棄改造周倉的計劃,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單純的一勇將,作用實在不大!他有時候特別羨慕那曹操,光曹氏跟夏侯兩家,就給他提供了十幾員戰將。
喜歡三國之太史子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太史子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