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自懂事起,就畏懼他這位父皇。
“你這段時間監國做得不錯。”
姜尚沒有再端著威嚴的架子,如今他既然打定主意要伐天,此去就不知道是吉是兇,因此看著眼前的太子,有一種血脈傳承在其中。
“兒臣多謝父皇讚賞”
姜晨雖有些激動,但一直受到的教育,讓他喜怒難形於『色』,確實有帝皇之資。
“一年以後,你若登基,父皇要你答應一件事。”
姜尚嘆息一聲,對著姜晨說道。
“父皇但請吩咐,兒臣定當照辦。”
姜晨沒有任何遲疑,對著姜尚說道。
“你有兄弟四人,朕希望你們兄友弟恭。
為防兄弟手足相殘,朕會在離去之前,將他們封於四邊,行推恩之令,五代而斬其澤。
不過他們的子孫三代之後,可從政,你不得打壓。
爾後你若傳位,當依此例,勿因個人私愛而壞此推恩國策。”
姜尚在離去之前,將推恩令說了出來。
如果不是下定決心伐天,姜尚會慢慢由自己來落實這些國策。
好在大昊治國非以儒家為本,沒有循古的傳統,而是法家的法今為本。
所以不必擔心太子登基後,處處被文臣用先祖遺訓來掣肘。
“兒臣只恐自己能力不足以擔國,還請父皇打消伐天之念”
姜晨鼓起勇氣,對著姜尚說道。
“伐天一戰,勢在必行”
姜尚幽幽一嘆,然後對太子說道。
“是兒臣失言了。”
太子連忙說道。
“朕自得到一眾賢臣輔佐後,一直沒有多少身先士卒的機會,不過這不意味著朕的修為不高。
你的文課一直由孟還真他們教導,朕不擔心。
不過一朝之主,最好還是有修為傍身。
否則如順命侯劉煜,手無縛雞之力,淪為傀儡近二十載,最終禪讓江山於朕,就是前例。
故朕將傳你一套鎮世神功,為大昊皇室鎮族神功。”
姜尚說的神功,乃是他以元始道德真經為根基,糅合人道氣運,以人道氣運鎮壓八荒的帝皇絕學。
這絕學雖然立意甚高,不過姜尚本身並沒有多少實踐,因此這威力到底如何,還頗多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