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到現在這種地步,已經不是一兩個人能挽回的了。
“臣當初未輔佐陛下時,不也是如此依一腔熱血行事麼?
當時臣乃慶安府一小小文書,猶能以心中熱血為憑,棄官於不顧,追隨陛下建立大昊。
孰又能說,這批士子中,沒有蒙塵明珠待發掘?
臣此次出面,既是勸他們『迷』途知返,也是為陛下,為大昊留住這浩然正氣!”
高子正一正衣冠,昂首挺胸地看著姜尚,等待姜尚的命令。
“那就如高愛卿所言,朕就看高愛卿如何勸說那些鬧事的儒生了。”
姜尚並不覺得士子堵宮門是什麼大事,他甚至可以直接以士子附從謀逆為名,鎮壓了這批人。
能被士子堵宮門威脅到的,只有那些臣許可權制了君權,而整個官吏選拔都被一家把持的君主,才會因這種事動容。
相反,如同大昊這等百家爭鳴的情況下,儒家士子堵宮門『逼』宮的行徑,等於是將儒家的把柄遞到其他幾家手裡。
介時不勞姜尚動手,光是道家、法家的指責,就足夠儒家喝一壺了。
而因此惡了姜尚這位君主,到時候再拉拉偏架,足以讓儒家萬劫不復。
高子正在這種情況下出面,為的就是保住儒家的地位,保住儒家的傳承。
“嘎吱!”
宮門大開,高子正神『色』肅穆地走了出來。
那些在宮門外請願的儒家士子看到高子正後,都齊刷刷地抬起頭來,準備聽聽這位朝廷大官有什麼說辭。
“本官乃吏部尚書高子正,與爾等一般,出身儒家。”
高子正神『色』肅然地說道,讓那些儒家弟子紛紛集中精神,想看看這位儒家官面上的代表人物想說什麼。
“這次陛下逮捕方家,乃是因為方家犯了十惡不赦之罪!
念在爾等不知究竟,所作所為也是出自一片赤忱,朝廷不會追究爾等過錯。
天地君親師!
以我儒家論點,報效君王還在孝敬師長之上。
何況你們以為如果不是方家做的事實在罪不可赦,陛下會甘願頂著罵名,也不放方家麼?
這天下乃萬民之天下,乃陛下之天下,爾等若是繼續不分青紅皂白,說不得本官只好為我儒家千年大計,革除爾等儒家弟子名頭了!
你們細細思之,免得被有心人利用,達成對方不可告人之目的。”
高子正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希望勸說這些儒生回頭。
“高尚書,你一直說方家犯了十惡不赦之罪,可否將其罪公開以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