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前忙後,姜尚終於將整個東河路的政務理順。
同時,天河真人帶著一大群道門中人趕到東河路大興城來。
這座大興城本是東河路郡城,姜尚入駐其中後,改其名為大興城,作為吳侯領地的統治中心。
不止是天河道人他們來了大興城,現在吳侯封地治下的其他官吏也朝大興城而來。
這是姜尚釋出的命令,是為了頒佈新的官制。
甚至就連封地內的行政區域都要重新劃分。
原本的大乾王朝以縣、府、路、道來劃分,有些地方又劃分州、郡,頗為混『亂』。
如今既然東河路歸屬於姜尚治下,他又重啟了秦制的鄉亭制,所以決定乾脆套一層秦制的皮,恢復郡縣鄉亭制。
而與這區域制度相關的,則是官制。
既然增添了道宮體系,那現在姜尚設立的官制已經從三官治政變為五官治政。
大乾三官,放在縣一層級來說,就是縣令、縣丞、縣尉。
其中縣令為名義上的一縣之尊,百里侯。
而縣丞則負責具體文事,包括文書起草、治辦縣學等等。
縣尉則統兵事,管一縣治安問題。
如今姜尚設立的五官體系,則保留了縣令、縣丞、縣尉,新增縣督、縣道宮主。
縣督監督其餘四官行事,有密奏之權,無抓捕之權。
縣道宮主,則負責處理一縣之非凡事務,包括祈雨借風,降妖伏魔等等。
“主公,我們回來了!”
聞仲與金鰲島十天君與天河道人一起回來,然後立刻見過姜尚。
“這段時間辛苦聞先生和諸位天君了,待孤頒佈新制後,還需諸位天君繼續助孤一臂之力!”
姜尚對聞仲他們說道。
他對聞仲是否會真心實意幫忙併無顧慮,但金鰲島十天君嘛,裡面有那麼兩三位可能打著出工不出力的主意。
“主公放心,稍後我們自會聽從主公安排。若是他們有異議,老夫親自去與他們分說。”
聞仲對姜尚的話心知肚明,他也知道金鰲島十天君裡,有人對姜尚心懷不滿。
特別是化血陣主孫良,對姜尚的態度不是一般的差。
以往孫良只對自己或者是金鰲島十天君抱怨,現在嘛,有變本加厲的趨勢,看來他得回去好生敲打一番了。
“諸位道長不遠萬里趕來大興城,一路辛苦!
孤有俗事纏身,未能遠迎,還望諸位道長恕罪。
今日諸位道長能來,相信那道宮體系也已經完善得差不多了。
既然如此,就請諸位入席一坐。
稍後孤會親自宣佈新制,希望能得諸位道長支援。”
姜尚又對著天河真人他們說道,顯然道宮體系一立,他們就算是姜尚手底下的人了。
“吳侯忙於政事,正是百姓之福,不用管我們這些方外之人。
以後我們在吳侯麾下,倒是要勞煩吳侯多多包涵一下。
畢竟這些道友都是幾百歲的人了,可能行事有些乖僻,到時候無意衝撞了吳侯,還請吳侯大人大量,不要記掛在心上。”
天河真人對姜尚說道。
姜尚聞言,朝那些跟隨北冥觀一起來的道人看去。
這些道人行走坐臥確實不與凡俗等同,看來長期逍遙慣了。
這次之所以來當道宮宮主,多半也是為了整個道門著想。
畢竟他們逍遙歸逍遙,但還有承擔光大道門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