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人最終還是先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獅子大開口後,等待的就是姜尚的討價還價。
“以道家治國”
姜尚倒是知道當初漢武之前,有一段時間是以道家理念治國,因此有文景之治。
不過道家那無為而治的思想,他卻不敢苟同。
反倒是以法家之道治國,以儒家之道治人,以道家之道治心,是比較理想的一種狀態。
“道家治國之術,孤不曾觀之。治國之道,事涉兆億百姓,請恕孤不能答允。”
姜尚搖頭拒絕,他不能冒這個險。
反正有聞仲他們在,道家投效也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之舉罷了。
“既然如此,吳侯可否立道家為國教”
那道長又退一步,但條件依然苛刻。
“主公,此言倒是可行。”
聞仲他們哪怕封神,根底依舊是是道門中人。
因此聽到這道長想將道門提升為國教時,聞仲都忍不住出聲支援。
當初他們截教不也是被立為了大商國教麼
姜尚聞言,踟躕不定。
聞仲是他麾下最大的倚仗,因此聞仲的意見他不得不重視。
而且恐怕不止聞仲,黃天化也不會反對。
果然
雖然闡截兩教不對付,但在立道家為國教這一件事上,他們的態度卻出奇一致。
罷了,與其立一個國教,不如更進一步,將道家納入官吏體系之中
姜尚心思一動,想起某些可以借鑑的例子。
“與其立道家為國教,孤倒是覺得不妨設道宮於治下。
道家擅風水符籙,可作治病救人之所,也能為道家立功德。
同時道宮管非凡事,例如捉妖擒魔渡亡魂。
但道宮不得干擾世俗運轉,不得『插』手政務。
諸位以為如何”
姜尚提出一個初步建議,與其立為國教,將他們供起來,還不如置於治下,讓對方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主公這個構想倒是不錯,不過道宮如何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