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化繞城一週後,重新回到了姜尚庭院處。
進入庭院後,柏鑑解除了隱身,與黃天化一起進入了姜尚書房。
“柏鑑大哥,天化師侄,一切可還順利?”
也不知姜尚從何處尋得一蒲團,此時正盤膝跌坐其上,又有幼蛟盤繞住蒲團,為其護法。
聽到了動靜後,姜尚睜開雙眼,對著柏鑑他們問道。
“師叔不必憂心,我已於城中招募了兩百一十三位巡城兵卒,又拜託了倖存的大戶幫忙維持各自街道的秩序,亂不了。
倒是那司馬府說可以提供八百護院供我差遣,我準備同意,不過清福正神卻有意見。”
黃天化以救星的身份出現,又有慶安府總兵的委任,接管三元縣防務倒是順理成章。
“丞相,那司馬府派人盯梢我們已經一年有餘,此時又有這般動作,我懷疑他另有謀算,不可不防。”
柏鑑有些憂心地說道。
“無妨,待會兒我陪天化師侄去一趟司馬府,向司馬明月暫借八百人手。
待城中人馬招齊之後,再還他便可,不過是記他個人情罷了。”
姜尚抬手製止了柏鑑接下來的話,若無其事地說道。
“師叔所言極是!”
黃天化咧嘴笑了起來。
“丞相……”
柏鑑看向姜尚的目光中依舊充滿憂慮,欲言又止。
“柏鑑大哥不必多言,我自有計較。”
姜尚笑了笑,又對著黃天化說道:“天化師侄,這《元始道德真經》裡,我有些地方不大懂,還需師侄為我講解一二。”
“師叔儘管說,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待解決了姜尚修煉中的疑難後,黃天化與姜尚一道,前往司馬府,留下了柏鑑看家。
司馬府客廳內,司馬明月坐於主位,一臉笑意地對著姜尚和黃天化說道:“兩位貴客蒞臨寒舍,蓬蓽生輝!”
“司馬少爺客氣了,天化是我師侄,之前聽說司馬少爺願借八百護院助他一臂之力,所以特意帶他前來感謝相助。
若有打擾之處,還望見諒!”
姜尚起身,以正宗的儒門禮節拜見司馬明月。
“‘江淮十府,無出其右’的姜公子,在下早已仰慕多時,能與姜公子相見,實在三生有幸。
姜公子儒雅之姿,令人如沐春風,名不虛傳,果然見面更甚聞名!”
司馬明月還禮之後,對著姜尚吹捧起來。
“區區薄名,又怎及得上‘一門三才子,闔府皆棟樑’的司馬府!
如今三元縣兵亂雖平,治安未靖,在下不得不厚顏為我師侄求一求人。
還望司馬少爺以三元縣百姓為重,儘快調撥人手,借予我天化師侄,安定三元縣。
待三元縣徹底恢復,朝廷派遣新的縣尊後,再交還給司馬少爺。”
姜尚適時地低下頭,看起來有些羞愧。
“何必說借!這些護院本就是三元縣人,如今家鄉罹難,正該他們出力的時候。
姜公子放心,公器不私用的道理我也理解。
待令師侄接收了這些人馬後,我立刻還歸他們的身契,予他們自由身。”
司馬明月大義凜然地說道。
“司馬少爺高義,但這絕不是讓司馬家破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