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不知道某一屆西白學府的交換生,覺得東青學府的自然神體系前景更好,於是他想要把兩者相互融合,後面他成就了一位強大的主神強者。
東青學府的神只一看,不行啊,你都學習我們的特長了,那我們也得研究研究你們的神職之路。
然後再不知道多少年,就構成了現在東青走種族神職,西白走自然神職的道路。
這個傳說,你聽起來肯定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太離譜了。
但是就會有人說了,四大學府的交換生和交流會,確實是一直存在的呀。
所以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沒有人去細究,這種訊息傳得廣,傳得久,有些人就信以為真,或者拿來當參考了。
也確實是因為,四大學府的交流會舉行得很頻繁,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作為主位面最頂級的四大學府,向來都是為神殿培養強者的地方,那什麼是強者呢,自然需要各方面都強。
按理說一個頂級學府,方方面面都能夠找出教導的老師來,在自己學校教導就好了,不需要和其他學校進行什麼交流。
但是不然,不管是神只,還是普通人,向來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不甘於人下,尤其是走同一條路的兩個人,哪怕是師徒,到了某一階段,徒弟都不一定會服氣自己師傅。
而老師也是一樣,比如你同為種族神職,你在這條道路上走了很遠了,但是前面有一個人走得比你還遠,那麼你要麼永遠一輩子站在他的背後,要麼就換一條路,或者就是離開他。
所以四大學府同為頂級學府,確實是各有所長,但是學生是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師安排的路來的。
有時候遇上一個好苗子,有些老師又不想白白把他放走,那麼找其他學校頂級的教師教一教,就很有必要了,順便也給他開闊一下眼界,和他同樣優秀的同輩比試比試。
因為學生也是一樣,大家天賦都差不多,既然你去了這個學校,那我就換個學校,這樣既沒有競爭,資源也能夠拿到更多,也不會形成內卷。
交流會一開始就是因為這些原因而舉辦的。
而到了現在,教導學生什麼的,卻反而變成次要的了,為學校爭光,學生自己揚名,反而變成了交流會的主體。
這種變味的交流賽,不知道為何,並沒有被神殿給制止,可能是他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激勵學生和老師的辦法吧。
總之,交流賽此後是愈演愈烈,甚至從大學傳播到了高中。
比如郭文彬之前參與的五城大比,其實就是交流賽的一種。
不知道什麼時候,交流賽成了很多高層博弈的一種手段,大家都高高在上,打起來破壞太大,也容易傷和氣,那麼就讓小輩出場表現表現吧。
這樣不僅能夠發現一些好苗子,還不會太傷和氣,因為即使打出火氣,發生意外,也在控制範圍之內。
而此次西白附屬學院來到東青附屬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要不有句老話叫無風不起浪,大家之所以喜歡八卦東青學府和西白學府的愛恨情仇,自然是因為雙方有可以八卦的點。
四大學府裡面,南朱學府一開始的定位是後勤戰略,其他三個學府不管現在如何,之前都是從對方哪裡拿過資源,要過幫助的。
而北玄學府,因為眷族大多都是亡靈,在初期,因為低階亡靈靈智不高,很難給神只提供太多的信仰,所以他們普遍的實力提升速度趕不上另外三個學府。
再加上北玄的神只一個個不知道是因為受到眷族影響,還是天天和屍體亡靈打交道,身上總是帶著一股沉悶之氣,其他學府的神只也不怎麼喜歡和他們交流。
所以在大學這個階段,四大學府裡面,其實就是東青和西白在爭奪頭名。
這麼一來,雙方的競爭自然可以想象,不然也不會傳出雙方偷師且更換神職之路的傳言了。
現在雖然時過境遷,主位面不知道強大了多少倍,四大學府的定位早已經因為教出一屆屆的學生,早已經不是當初剛建立時的定位了。
但是東青和西白的恩仇卻被當成了光榮的傳統,被保留了下來。
現在除了神殿組織的大學生交流賽和四大學府共同參與的交流賽。
兩個學府每年都會有單獨進行的交流賽,而這個傳統,也在各自附屬學校成立後,同樣被保留了下來。
當然,到了如今,也早已經從當初的意氣之爭,變成了學校對學生的磨礪和幫助他們揚名的助力了。
雙方也都有了默契,都是每年輪流由副校長帶隊,去對方學校進行交流。
而規則也沒有限定,完全是按照來拜訪的學校定。
佔據著能夠決定交流方式和條件的便利,這些年來,一般都是前來拜訪的學校贏多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