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朝廷休朝,在正月十六日複朝,在複朝之前,京城中最期待的一件事情,便是彙聚天下青年才俊的上元詩會。
大唐國政視戎漢胡為一家,並且皇室血統還有一部是胡人的血統,因此胡人文化在大唐甚是流行,胡人服飾窄袖緊身,輕快便捷,長安貴族和官宦之家皆以穿胡服為時尚,漢人歌舞多以彩袖翻飛,長袖輕衫為主,而胡人舞蹈則是疾風落雨,旋轉輕靈為主,一時間胡旋舞風靡宮廷樂坊,長安城中央的長興坊內的金華街是最具西域特色的地方。
金華街兩側亭臺樓閣,京城中的文人墨客,豪門公子,官宦子弟作詩吟對的地方。
這裡有西域的美食,葡萄酒,良馬,服飾,還有西域的歌女。
雀躍樓的名氣並不是因為它是金華街內最高的建築,而是因為在這裡可以喝到全天下的美酒,欣賞到全天下最美的歌舞,看到全天下最優秀的詩。
上元節不施行宵禁,大街上人流湧動,遠方爆竹聲響,孩童提著花燈發出真正嬉鬧之聲,五顏六色的花燈,照亮了整個金華街。
金華街掛滿了流光溢彩的花燈,因此長安的百姓在也一天幾乎都會來觀看金華街的花燈。
金華街呈幾字形,北面連線著東市,南面連線主幹道延平街。
琳琅滿目的花燈的映照下高軒華院猶如夢幻,如織的人潮中,戀人們看著遠方的花燈,依偎在一起,大人們將孩子駝在頭頂,讓孩子猜花燈上的燈謎,名門高第還未訂立婚約的女孩,則是帶著冪離,梳著精緻的發飾,穿著應時的羅裙,在金華街上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金華街在上元節也成為了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
而在金華街的雀躍樓上,此刻燈火輝煌,在三樓的大廳中坐著長安中最有才學的文人墨客,此次盛會便是一年一度的上元節詩會。
上元節詩會是最不分等級地位的詩會,朝廷命官也好,平民走卒也好,在這裡,只以詩論英雄。
大廳中燭火明亮,最中央的位置作者一個白髯老者,其神情矍鑠,面容和藹,左右兩側皆坐著文人墨客,名儒雅士。座位居右的位置坐著一位面容俊秀的男子,其年齡也在三十歲上下,居然可以坐在居右的首座,此人便是當朝吏部侍郎去年科舉狀元李適之,左邊首座便是去年榜眼京兆府司馬張修,還有崇文館學士蘇晉,面帶笑意,神情溫和,草聖張旭的坐姿尤為不凡,其側身手肘抵著膝蓋,盡顯灑脫。
雀躍樓是京城薛家的産業,當初是由薛家邀請京城的文人墨客,做客雀躍樓,吟酒作詩,九年前李白在京城任翰林學士時經常在雀躍樓與好友相聚,上元節李白與七位好友把酒言歡,當時每人作詩一首,七人皆是才名卓著之人,從此雀躍樓名聲大振,上元節詩會也成為了文人墨客的一次盛會,從此在薛家的贊助之下,每年都按期舉辦,之後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多,其中湧現出很多年輕俊傑,並且其中的佼佼者在科舉上也是大放異彩。
經過幾年的詩會的舉辦,詮選程式也逐漸成熟,首先初五會在雀躍樓的樓柱上安置兩的兩個銅匭,一個是五言銅匭,另外一個是七言銅匭,應試者將自己的詩投放在兩者其一的銅匭中,初十投遞時間截止,進入由崇文館和集賢院組成的初步詮選,在初十三的時候舉行第二輪詮選,由賀知章和當今的名儒選出三篇最優,而在上元節當日則是最終名次的評比。
為了公平起見,作詩者不能用真名,經過兩輪選拔,陸長青,桓三郎,趙伯陽,三個人脫穎而出。
在第二輪詮選結果出來的時候在花燈上以藏體詩的形式公佈了這三個人的名字,這三個人便可摘下花燈拿出花燈中的小木牌,進入雀躍樓的三樓,此刻三樓中雖然都坐滿了人,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這三個人到底是誰。
賀知章喝了美酒之後,神情越發的矍鑠,賀知章為秘書監,在眾人中資歷最老因此首先發言,他站起來,環視一週,道:“各位會聚一堂,想必也是非常想知道究竟誰會脫穎而出。”他將眼神移向了李適之,“在眾多的詩稿中擇優選出了三篇,三篇之中孰優孰略,今日大家齊集一堂,我們就來品評切磋一翻,適之,就有你來吟誦第一首吧。”
“好。”李適之站了起來,行了一禮,拿著手中的宣紙,將第一首詩吟誦了一遍。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第二首則由張修吟誦。
《歸來望長安》
遙連青山秦樹晚,漸近雨聲入長安,
踏馬歸來高樓起,華燈舊景映南山。
第三首由韋堅吟誦。
《異客》
三月飛鳥啼花語,江水微浪遠佳晴。
瘦馬寒衣雪幞頭,念歸異客嘆身塵。
道旁路人幾欲問,石板小路竟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