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眼術”是道外之道的標配,練氣一層圓滿的練氣士就能輕松學會。“禦風訣”不一樣,練氣三層亦可以學習,但要熟練掌握,還需要悟性及手法身法的配合。“禦風訣”這門小法術成功的把真一水擋在門外。冒險者可以不事灑掃,但也不可如真一水這樣,一舉一動純靠法力。真一水就是純法師流,身體四肢皆為美而在,基本都是擺設。未幾即被斥退,只能獨自坐在一株小樹下去靜心體悟。
“布雨訣”實用性最強,施放起來也極其複雜,這門法術並不算厲害,但它可攻可守。縱然在攻守兩端的作用都不算大,可若在缺水的環境中使用,就能解決很大的問題。這一門小法術是最適合真一水來學的,可惜的是,因為師傅設計好的傳授順序,真一水沒有能夠學到這門法術,反到是真一行學會了這門小法術。
“控物術”是最難學的,天資聰穎,能操縱鐵尺的秦音也沒有辦法學會它。可憐真一行與秦音兩人也都被陳摶老祖斥退。兩人坐的遠遠的,眼巴巴的看著孫午馭靈舞弄石子。在老祖的指點下,孫午很快掌握了新學到的小法術。
識真術的霸道性突顯無疑。學習功法需要感悟天賦,不通就是不通,再琢磨也白搭。但是學習小法術就不一樣,只要知道了法力執行方式,以及具體的手法,聽明白了,就可以演練到位。不要說“控物術”了,孫午確信,就算需要獨門功法“窺心術”也不在話下。只要老祖敢教,他照樣能輕松學會。
或許因為知道孫午的底細,所以老祖指點起來也不遺餘力。也不拘什麼飛彈、震蕩、迴旋等各種各類手法,老祖都毫不保留傾囊相授。“控物術”修到極致,可控物千百,不過孫午只是初學,所以他只能控制著一塊小石子,在一定範圍內四處飛舞。
雖然其他弟子們都眼熱不已,但是也不能掩蓋住“控物術”的雞肋屬性。控制小石子是可以起到傷人的作用,但是傷害值絕對沒有“火彈術”高。若要憑以制敵,還得找件趁手的靈器。孫午進雲山沒得到過靈器,差了開頭這一步,彌補起來就太難了。
孫午學會“控物術”,再把幾十種手法演練一遍,早上的課業就宣告結束。陳摶又施施然的眯起眼,躺在青牛石上養起神來。似乎一切都很正常,可孫午分明感覺到,老祖的心情似乎很愉快,而且其原因就是孫午學會了“控物術”。
孫午的感知是相當敏銳的,所以他才能感覺到陳摶的喜悅。孫午隱隱的猜測到,陳摶傳授小法術只是一個藉口,他真正的目的是把“控物術”傳給自己。
因為這個原因,孫午也格外看重“控物術”。雖然這門小法術的用處似乎並不大,可是他卻不敢輕怠。當晚,修習了兩式識真術,孫午就進入到智慧系統中。他都沒有溫習一下《指玄篇》,就把修練“控物術”載入到訓練模式中。其他弟子們都在抓緊時間修練靈力,獨孫午早早的鑽進了被窩裡。
智慧訓練系統裡,孫午目光一瞬不瞬的盯著唐裝老者,老者開始邁步向前,在他邁步的同時,孫午左腳提起後踩,右腿猛的一蹬。啪,肩膀中掌,唐裝老者的影像淡然消失。
提前退開也是一種辦法,孫午早就試過無數遍,可根本就行不通。律師曾提點過,得學會控制節奏,用力過猛往往會適得其反。律師的話是金玉良言。退得早了,反而越發跟不上老者的動作,只能眼睜睜的被其拍中。反而是跟他保持同一個步調移動,還能爭得騰挪的餘地。就像這一次,他躲開了一點點。藉助智慧系統能精準的判斷出來,老者的手後錯有三毫米。這可是孫午這四個多月以來,取得的最大進步。
三毫米,這個距離就像笑話一樣,奮力掙紮了四個月,才做到這一步,可想而知,唐裝老者的強大。他的這一掌如同宿命一樣,你再怎麼努力,也依然避不開。又試著躲了十組一百次,就已經確定,三毫米是這個階段的極限。其中有十來次,狀態好到了連自己都贊嘆的地步,成績卻依然是三毫米。
一百組反應訓練,接下來開始練習“控物術”。真實世界很難找到合用的石頭,靈氣稍微失控石頭就會炸開,在這裡不用考慮石頭的承受力,練起來更得心應手。一百遍反應訓練,一百遍“控物術”訓練,不停的迴圈往複。別看孫午躺著睡的極香,實際上他才最刻苦。其他弟子一晚上修八個小時,這已經極為難得,孫午一晚上的修練時間是其他弟子的十倍,而且這種修練方式,還更耗費感知與心神。
修練很容易讓人著迷,也是很有趣的事情。靈氣出入身體,洗滌去身體內的汙垢,肉身漸漸變的強大起來。舒適就是身心俱爽無一疏露,是由內而外靈與肉的升華。煉氣士一旦進入到修練狀態,就會跟癮君子一樣無法自撥。修練同時是極其枯燥的,打坐調息夜以繼日,幾乎無時無刻不是在修練。
孫午是唯一一個特例,除了第一晚努力修練過功法以外,他就再也沒有做過這功課。
晉級完成,白天抽空吐納並蓄滿靈力,就能達到大圓滿的境界,此外他就不再去考慮有關修練的事情。
本來孫午都可以成為第一個晉級的弟子,但是他無法做到這一點。求助於師傅陳摶時,老人家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根本就不接他的話茬。幾次請教功法無果後,慢慢的孫午也都習慣了。他每天只是耐心的等待,等到秦音晉級後,再把細節告訴他,他就能成為第二個晉級到下一層的弟子。
勤能補拙是普適真理,但這個詞卻不能套用在修練上。晉升到煉氣期十層時,秦音都被卡在了這一關口,再難有寸進。秦音也更加刻苦,她夜以繼日的修練,把全幅心思都放在了琢磨功法上,可惜效果始終不大。
一帆風順意味著輕松寫意,同理可得,勤奮努力,就意味著擋在你面前的是高山大海。
孫午不一樣,他從來不用頭痛怎麼去解題,因為他只需要學會抄答案就行。不用修練,孫午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對孫午來說最重要的依然是躲開唐裝老者的掌,以及修練“控物術”。有了陳摶的種種暗示,孫午一直格外重視這門小法術。經過了很長時間的修練,“控物術”已經被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可以操控石頭去擊殺飛鳥昆蟲,甚至做到斷其肢而不傷其體的地步。
修真無歲月,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秦音、孫午兩人皆修到了煉氣期十層大圓滿的地步,只差一步就可築基。真一行與真一水也緊隨其後相繼晉入到煉氣期十層,離十層大圓滿已相差無幾。虯虎是妖族之身,所以他的進境是最慢的,不過就連他也修到了煉氣期第五層。
學無止境,秦音他們始終沉浸在刻苦單調的苦修之中,孫午卻開始憂心忡忡起來。
真傳大道講究緣法,故爾財、侶、法、地缺一不可,劍修則不同。劍修號稱能斬斷一切,又稱一身皆無,唯手中劍。
從這些天的修練就可以看出兩脈的區別,清風殿弟子們修行,從不需要考慮吃穿用度,只需悟道即可。出雲宮弟子則不同,他們風餐露宿。連住的小木屋要親手搭建,吃的靈米菜蔬也要自己種養採摘。
知道這些,是因為孫午一直關注出雲宮中發生的一切。所以,當他看到園子外面的空地上,六間小木屋矗立如森時,心裡就像是被紮進了六根尖刺一樣。
出雲宮雲宮即成,清風殿清風徐起。
出雲宮弟子們的木宮建好了,這雲就該出岫。果不其然,第二天陳摶老祖宣佈,兩宗小比在三日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