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除了地球外,月球和火星大漢都沒有進行開發和建設多少,就更別提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了。
反正有銀河之力這個名頭在,整個銀河系名義上都是他這位大漢皇帝的。
所以,他根本沒有那個必要急著,帶領大漢走出去。
那樣做,也除了浪費時間之外,就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意義。
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只需要帶領大漢慢慢打牢,由於之前發展太快,導致現在仍然有些虛浮的基礎。
同時,再慢慢將月球和火星都建設起來。
然後,再去考慮其他的也不遲。
考慮完了,非造神科技方面的短時間發展方向。
接著,劉協也開始考慮起了,造神科技方面的發展問題。
還是那句話;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
而且,造神科技在超神已知宇宙,也是不能不發展的。
目前大漢除了有劉協自己這位,可以算是三代神的皇帝之外。
剩下還有三代獸體的孫悟空、內瑟斯、索頓,以及之前大漢與烈陽展開競賽的時候,草草造出來了幾名一代,和一名二代戰士。
還有蘇妲己、朱淑華等神河學院教出來的,可以當成一代戰士使用的戰士……
如此看起來,大漢在造神科技方面的總體實力,也已經非常了不得了。
甚至都可以說,已經超越了烈陽文明。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開發暗位面,和能夠造“基因引擎”的能力。
大漢就算是造再多的一代、二代戰士,也只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總體實力根本再增加不了多少。
所以,像沒有暗位面和基因引擎的戰士,大漢就根本沒必要再繼續造了。
接下來,大漢應該在造神科技發展方面,全力去開發暗位面以及基因引擎的建造。
以及,打造一個屬於大漢的天體計算機。
雖然現在劉協自己乾坤系統,已經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德諾三號那種小型天體計算機。
但是,這玩意終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計算機。
自然,在計算力方面,就算是再怎麼進行升級,都不可能會像真正的天體計算機一樣,具備非常強大的計算力。
打個不太貼切的比喻,就好比一臺手機,跟一個手電筒一樣。
手機擁有很多功能,也可以充當照明使用。
但是,它的照明效果,肯定比不了手電筒。
劉協自己的乾坤系統,便是這臺手機。
所以,還是再建造一個,專門用來計算的計算機比較好。
倘若能建造出一個,不說與神聖知識寶庫相比,只與烈陽天道塔相比差不多的天體計算機。
那麼,大漢的這些超級戰士,戰鬥力都會集體得到一個質的提升。
孫悟空,甚至都可以直接吊打潘震。
稍弱一些的內瑟斯和索頓,也能直接與潘震比較。
以上,便是劉協為大漢制定,接下來在造神科技方面的大致發展方向了。
當然,要是還有餘力的話,大漢也必須要試著在暗中,也搞一搞四代神以上的技術。
乃至是,原劇情中卡爾搞出來的那些,虛空引擎之類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