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是衛月覺得他青天白日的撞了鬼,就連徐江南自己也覺得撞了鬼,邪門的很,想了半天沒有頭緒之後便也歸結到是西蜀道的奇人異士身上,見怪不怪。
邱老者牽著小男孩過了轉角,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穿過街道,出了城,再眨眼,便到了原本董煜隱居的山頭上,那顆銀杏樹下,小男孩大約是習慣了老者這般,不過很少見到這種情景,抬起頭望著銀杏樹,眼睛一眨不眨,過了稍許,這才問道:“老爺爺,之前你說的是真的嘛?”
邱老頭輕輕一笑,手袖一翻,在小男孩還沒注意的時候,旁邊兩副跪著的乾屍已經化為糜粉,坐在石椅上,這才說道:“可比真金白銀還要真咯。”
小男孩有些驚歎說道:“真厲害。”
邱老頭點了點頭,一臉春風笑意說道:“那是當然,要是放在大秦之前的亂世,可是九流裡一等一的縱橫家,那才是他們如魚得水的時代,那會可比春秋亂多了,春秋你扳著指頭數,也就七個,大秦之前,要說立國三年以上的,不多,但是曇花一現的政權可是多了去了,加上腳趾都數不過來。
小娃娃,我跟你說,當年李長安,也就是大秦皇帝,一統中原之後,說了一句話,說楚雖三戶能亡秦,這楚啊,就是指這西蜀道,眼下我們站的這個地方,可惜嘍,現在沒有楚,也沒有秦,但這也就是半句,還有半句,就是倘蘇秦之流在世,恐無今日定都長安之盛況。”
邱老頭唏噓一陣,又是說道:“這蘇秦之輩啊,就是現在徐暄,謝長亭這樣的縱橫家,在那個亂世可是風生水起,用天下最小的成本,做天下最大的買賣,能不厲害麼?”
小男孩有些不解問道:“邱爺爺,你不是說天下評是你編的嘛?為什麼徐將軍和謝軍師都不是第一第二,第一難道不是最厲害的?”
邱老頭口氣緬懷,笑著說道:“大秦到今,儒家講究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看似簡單,作為儒生士子,誰不知道,或者說誰都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到,只不過到頭來站在浪頭上往後一看,能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眼高手低而已。
一樣的道理,老夫評這個也有自己的講究,李閒秋立言在前,後輩再是青出於藍,算是在這根基上添磚加瓦,萬變不離其宗。
徐暄於西夏有功,於天下也算有功,唯獨於西楚是過,相抵之下,看似是功,可惜老夫活了這麼多年沒成仙,也成不了仙,功就是功,得賞,過就是過,得批,沒有相抵這麼一說,按道理名論上還得往下,可惜了,老夫也就是個凡夫俗子,為了一己之私,給抬了上去不說,還給了兩個位置,徐暄的功過本就說不清,再往火上一烤,這死局就蓋棺定論了。
謝家小子倒是不錯,可惜眼光比起徐暄還是差了一點,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徐暄也好,李閒秋也罷,再或者納蘭天下,謝長亭比起這些從土裡爬出來的,不差心機,不差手段,就是差了點味道,老夫當年就一直琢磨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沒想通,以後得你來想嘍。
撇去當年的成見,老夫也不得不說徐暄眼光是真準,當年南下,滅東越,正好抓在了北齊的癢處,也怪謝家小子口氣太大,一口氣想吃趙晉,定了北方再來徐圖越楚,畢竟江南魚米鄉,西蜀天府國,一個是奢靡帝君,一個不思進取,謝小子手段和心機都有,也是算準了西夏剛掌權的陳錚沒那個膽子下江南撿死魚,萬事有順序,西夏先主才駕鶴西去不久,說是勞心勞力,其實吶,老夫當年看天相,這紫微星啊可是突然之際給黯了下去,分明是人事,想南下總得先顧著自家後院吧,也不知道這是北齊的緩兵之計,還是陳錚的六親不認啊。
只要等北齊拿下趙晉,西夏就真的翻不了身了,宋國空有大志,是真的可惜了,牧笠生也不差,大智若愚,比上徐暄之流,不差道行,就差一層窗戶紙,可惜也就這麼一層窗戶紙,從晉到宋,也都是慢了半拍,也不知眼下躲在哪。
等北方一穩,也不久嘛,雙管齊下四五年的功夫,要是納蘭天下和徐暄換個位置,嘖嘖,西夏自身難保。”
邱老頭自顧自話,捋著發叉的鬍子,小男孩坐在地上,手上捧著一堆疊好的銀杏葉,眼神一眨一眨的盯著邱老頭,他聽不懂,但是記性好,一字不拉的全能記下。
邱老頭自然也是知道,所以他也願意說,這東西再不說,過上幾年,怕就說不出來了。“誰能想到陳錚沒那膽子,但是徐暄有啊,而且手腳比他想的還要麻利,那邊趙晉風聲才起,這邊死魚已經撿到了金陵城下。
眼見西夏摧枯拉朽一般,北齊如果這會放棄,功敗垂成暫且不說,等西夏回過頭來,跟趙晉成倚角之勢,會不會勾肩搭背起來反咬一口這就真的不好說了。
老夫當年同謝家小子在第一樓下過一盤棋,這小子膽子也見得比徐暄小,竟然以天下為盤,以北齊局勢為子,端的是個狠辣果決的人。徐暄幫陳錚佔了先機,謝小子當年若是學下徐暄,在西夏入蜀的時候給橫插一腳,嘖嘖,這可就真的精彩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哎,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老夫當年都覺得等徐暄克了劍門關入蜀道的時候,中原這盤黃花菜都涼不見蹤影了,說來也奇怪,徐暄一不佔天時,二無地利,勉強一個人和。
劍門關險峻重山八百里,說沒就沒了,大戟士更是成了笑柄,小娃娃,你說可笑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