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香樓的銀子每隔一段時間佟掌櫃就叫人送過來,那邊的收益不錯,初夏後面又給加了兩個菜譜,初夏就思考著,要不要重新買個院子,目前整個院子來說,已經顯得有點小了。
本來是四間房的,被自己佔用了兩件當作坊,大寶小寶長的也快,到時候還是得挪房間,就初夏的打算來看,以後這兩間作坊怕也是不夠用的,如果是這樣,還不如早些做打算,初夏就把自己的想法給張安民和劉氏說了。
“爹,娘,要不咱們就再買一處大點的院子吧。”
劉氏是覺得目前夠用,但是考慮到初夏說的,以後也是個問題,便詢問張安民,“孩子她爹,你說呢。”
以前是有沒有考慮過會在院子裡辦作坊,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張安民贊同初夏的想法,“那就重新買一處吧,不過考慮到作坊,買的院子就不能小了。”
張安民和初夏跑了幾處要賣的院子,都不是太理想,有的甚至比現在的還小,回去的時候,張安民看看自家院子的四周,似乎有了想法,和初夏說道,“閨女,要不咱們直接在現有的院子的基礎上擴建,你覺得怎麼樣?”
初夏家的院子左邊住著一戶人家,右邊則是一個坍塌多年的茅草房,很多年沒有人住的樣子,直接將右邊的茅草房買下來,拆了重新建,將院打通,那空間可就大了。
“好主意。”
託人打聽,才找到這茅草房家的人,別人也不知道要一個破草房有什麼用,直接五兩銀子就給賣了,都搬走好多年了,反正也不會回去住。
等房子到手,就開始動手拆了,等到茅草屋的屋頂都掀了,周圍的人才鬧明白,這張家的人將這邊的房子也給買下來了,這是打算做什麼?看樣子是想把院子給擴大,可你家總共才幾口人,住得了幾個房間,要這麼大的院子,瞧有錢把你們給嘚瑟的。
外人呢是有羨慕也有不屑,羨慕的人就想自家幾代人還沒有別人幾口人住的院子大,不屑的人那就是妒忌了,巴不得對方什麼時候摔一跟頭。
房屋擴建是張安民盯著的,那邊又加蓋了五間房,打算原本在這邊的作坊給移到那邊去,空著的房間就暫時空著,在鎮上請了不少的工人幹活,恰巧裡面就有桃花村的人。
“你真是有錢了,這兩邊這麼大的地方都是你家的?”那人問。
張安民笑笑,“開個小店鋪,這邊的房子剛好不貴,就買下來了。”
那人就湊過來說,“你呀,就別騙我了,這就算不貴,兩個屋子加起來也得不少的銀子吧。”
剛好有做工的人叫張安民,張安民點點頭,就走了過去。
那人就看著這個已經打通的大院子,可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你說張家老二這才分家出去多久,就混成這樣了,早知道當時在村子裡就應該好好結交下,說不定現在還能撈點什麼好處。
那人回去就一通誇,本來就有點喜歡吹牛,喝了酒後更甚,就說自己在鎮上見的,張家老二的院子多麼多麼的大,人多麼有錢,和自己稱兄道弟,還請自己吃飯喝酒啥的,這話傳著傳著就傳到了蔡氏的耳朵裡。
蔡氏恨得牙癢癢,你個死老二,你自己有錢,和媳婦孩子吃香的喝辣的的,也不看看你爹孃、兄弟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上次去找你要銀子,竟然一點銀子也不給。
蔡氏與大伯母也鬧了一通,起因就是王家送過來的聘金,蔡氏要攬到自己的懷裡,大伯母當然不讓,不過最後大伯母也沒有拗過蔡氏,而蔡氏銀子還沒有揣熱乎,轉身悄悄的就給了老三一家。
大伯母現在就是想分家了,對張老爺子和蔡氏也不抱什麼希望,倒是被大伯攔著了。
“我們是長子,二弟才分家出去不久,我們就分家,你讓外人怎麼想,而且就算分家,爹和娘也得我們養”,大伯張安平也知道家裡的矛盾,可他是家裡的長子,爹孃都是跟著長子在一起的,而且栓子也是長孫,如果讓張安仁養兩人,外面的人會怎麼說?他不想走出去被人戳著脊樑骨。
“我不同意”,大伯母意不平,“爹孃都偏三弟三妹,什麼都給到了他們那邊,憑什麼要我們養,早知道這樣,當初老二分家出去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跟著分的。”
要是張老爺子和蔡氏手裡還有點銀子,大伯母說不定會看在銀子的面上養著他們,可現在兩人的銀子早就被老三給花光了。
“你給我閉嘴,哪裡都有你的事情,這件事輪不到你管”,張安平吼了兩句,大伯母就閉上了嘴巴,心裡倒是冷笑,你倒是想養,可你問問你那娘,她是想讓你給她養老,還是想讓你三弟給她養老。
張安仁的脾氣是越來越不好,看了那麼多的大夫,吃了那麼多的藥,可就是不見個好,還時常沖著蔡氏嚷嚷,蔡氏也沒有說什麼,小兒子得了這樣的病,心情不好是正常的,蔡氏又去打聽到了,說附近的另一個鎮上有個神醫,包治百病,蔡氏想讓張安仁去看看,可出門看病要錢,蔡氏眼下手裡是沒有銀子。
張老爺子也知道老二家現在是住在鎮上,有錢日子過得不錯,再反觀自己家目前的狀況,心裡五味陳雜,“老二就沒有想說回家來看看?”就算那個時候家裡人有錯的不對的,不至於記掛到現在,連自己的爹孃都不顧吧。
“老二那就是個白眼狼!早知道當初是這樣,還不如當初生下來的時候就掐死,人有錢了哪裡還記得咱們,心裡說不定還巴望著咱們早點死掉呢。”
張老爺子聽了蔡氏的話心裡就火大了起來,“那個混賬東西,就算是分家了,老子也是他爹。”
蔡氏與張老爺子合計一晚上,不行還是得去找張安民,這回直接殺到了張安民家。
蔡氏是知道張安民住在哪裡的,她曾經遇見過劉氏抱著孩子上街,自己在後面跟了過去,這回也輕車熟路的跟了過去,去了就看見蓋房的那些人正在忙上忙下,看來大家說的都是真的,這回張安仁沒有來,來的是張老爺子、蔡氏與三嬸鄧氏,劉氏一看見三人,直覺就是不好。
一哭二鬧就開始了,幹活的人都沒整明白,這老太太是怎麼了,一來就是哭,然後就是坡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