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有著不同的原因。
奸細被捕之後,立刻被押解送往府城,交給刑房進行進一步的審訊。
顯而易見,這幾個絕非全部,定然還有隱藏更深的家夥。對此,只能嚴加防範了,並大力宣傳輿論,讓民眾對嶗山府有信心。
這些,就是禮房的工作。
宋志遠是負責主持教育部門的,政治覺悟,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人心始終向著陳三郎,因為蠻軍打不打,這一戰勝負如何,都是未知的事,可以確定的是,大夥兒再不種田,便將斷炊挨餓。
難道,還想再當流民難民嗎?
雍州之大,又還能流到哪裡去?
所以沒說的,趕緊種吧,要是蠻軍真得打來,要是嶗山府真得頂不住了,那麼老少爺們大不了全部上陣拼了。都要被趕盡殺絕了,除了一拼,還能如何?
因此開春以來,民眾們的勁頭一直良好。
整個嶗山府境內,都彌漫著一股拼勁!
拼一口氣,不為別的,只為了能夠活下去,好好活下去。
……
斜陽谷,位於高平府境內,是一處險峻的關隘之地。
但現在,這片關隘早已荒廢,野草雜聲,人煙全無。
事實上整個高平府,都如同人間地獄一般,白骨遍野,活人難見。這幅景象,正應了那句古詩:“千裡無雞啼!”
原因無他,高平府經受了蠻軍的第二次掃蕩。
入冬之前,敗軍之將石破軍為籌糧資,四下燒殺擄掠。
這一次,比當初入境之際做得更狠,更絕,簡直可以用“刮地三尺”來形容。
誠如陳三郎所猜測的,蠻軍的糧食軍資也不多了,非常吃緊。
石破軍起兵,風風火火,也不講究補給,大本營蠻州本就屬於偏遠荒蠻之地,並不富庶,和江南揚州根本沒法比。因而起事後,幾乎把所有能帶的物資都帶上了,隨軍而行,一路破雍州,也是靠掠奪維持。
從這個立場看,蠻軍暴行,並不全是性格所然,卻也有軍需原因。
中州大敗,石破軍大受打擊,不但兵力受損嚴重,而且許多輜重等物都丟掉了。回到雍州州郡後,說是休養生息,但天天都得吃喝。
他們向來不事生産,也不重視,現在要吃要喝的,只能靠搶。
州郡附近一圈的地方可就倒黴了,東西被搶光,老弱被屠戮一空,青壯的不是被趕去當苦力,就是逼著入軍當炮灰。
高平府就這樣成為了一座死城。
當然,別的地方也好不到哪裡去。
人都很少很少了,能逃的都逃了,當了流民難民——對了,這些人,現在絕大部分都生活在嶗山府境內。
今天,春日和煦,死氣沉沉的道路上忽而出現大隊人馬,足有數千之眾,逶迤而至,抵達了斜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