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厥在大唐答應西突厥和親後不久就知道了這個訊息。
彼時大唐與東突厥的“白馬盟誓”才過去一年多,東突厥的頡利可汗當初是被迫求和,一直耿耿於懷。
貞觀元年(627年),原臣服突厥的薛延陀、回紇、拔野古等部落均起而叛突厥,頡利可汗派突利可汗前去討伐,未能取勝。
同年,因下大雪,致使東突厥羊馬凍死很多,人也遭災。突厥害怕唐軍乘危來攻,於是領兵入朔州,揚言是會獵。
大唐答應西突厥的和親請求被頡利可汗解讀為大唐欲聯合西突厥對自己不利,於是決定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阻止大唐與西突厥的和親。
其實大唐答應與西突厥的和親,只是想要未雨綢,如果真的想要對付東突厥,現在國內勢局穩定,兵強馬壯,再加上東突厥現在內憂外患,正是出擊的好時候。
在東突厥領兵入朔州的時候,就有朝臣建議以東突厥背約入我疆境為由,趁機討伐之。
唐太宗說“匹夫都不可以不講信用,何況一個國家?我既與他們有盟約,怎麼可以乘人之危呢?一定要他對我無禮後才可討伐他。“
但是頡利可汗沒想到大唐和親的隊伍走的這麼快,新年剛過不久竟然就出發了,於是匆匆糾結邊境周邊的人馬,在兩屆山埋伏大唐的和親大隊,也正是這樣,才留給長孫大聖等人一線生機,利用“震天雷”的威力逃出來重圍。
不多久,高老太爺和高知武就回來了,莊裡的人都已集結好。
長孫大聖看了看朱罡烈,說道:
“罡烈,你身上還有傷,要不然你就留下來保護她們。”
朱罡烈搖了搖頭,堅定地說道:
“這點傷不礙事,我可不能讓魯智千白白送命。”
長孫大聖看著朱罡烈透著堅定的眼神,嘆了一口氣,就不再勸說。
眾人趁著天黑包圍了高府。
高知武陪著高老太爺前去叫門:
“快開門,高老太爺回來了。”
守門主管高天宇是朱老三培養的親信,聽到外面的叫門,大吃一驚:這高老太爺不是被關在地牢裡嘛,怎麼會在外面。
守門的一個大漢說道:
“我家高老太爺在內屋休息呢,怎麼可能在外面?你們到底是誰,竟然敢冒充高老太爺?”
高老太爺一聽就知道這說話的人是家裡的護院高大寶,於是大聲說道:
“大寶,難道你連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來了嘛?”
“咦,真的是高老太爺的聲音!”
說著,高大寶就想伸手去把大門開啟。
高天宇暗道大事不好,連忙將準備開門的高大寶一腳踢到在地上,大聲說道:
“聲音像就是高老太爺了?一定是有賊子想要冒充高老太爺騙我們開門,你們想想,高老太爺怎麼可能大半夜不在府中!”
幾個守門的護院互相看了看對方,露出疑惑的表情。
門外的高知武也聽到了門內的話,大聲叫道:
“朱老三大逆不道,竟然想要對高老太爺不利,辛虧高老太爺福大命大,逃出生天,爾等速速開門,萬不可助紂為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