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眾人離開,周氏這才沉下臉來,將手中的茶盞重重擱在桌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薛媽媽見了,臉色變了變,忙叫屋裡伺候的丫鬟婆子退了出去。
“太太可別氣壞了身子,老太太向來由著自己的性子,這事情太太也該料到的,老太太無非是因著二少爺進了翰林院,孟氏又是輔國公府嫡出的姑娘。”
二少爺成了探花郎,大少爺卻只得了個庶吉士,老太太心裡頭的火氣,自然是憋了很久。
如今等到孟氏進門後發出來,才是她平日裡的作風呢。
徐昭開口道:“薛媽媽說的沒錯,老太太這是嫉妒呢,娘親越生氣,老太太心裡頭越高興。娘親若是什麼事都沒有,老太太就如一拳打在棉花上,到時候,該生氣的就是老太太了,娘親可不要上當了。”
徐昭這話有些不敬,可道理卻是不錯的。
周氏聽了進去,臉色微微緩和了些,徐昭又勸了她一會兒,才回轉過來,笑著叫人去擺飯。
等到用完早飯,才聽到外頭一陣腳步聲,有婆子掀起簾子回稟道:“二少爺和二奶奶來了。”
周氏一聽,滿臉喜色朝門口看去。
就見著徐謹和新媳婦孟氏相攜著進來,兩人俱是一身紅色的衣裳,瞧著就喜慶的很。
見著二人進來,薛媽媽拿了兩個嶄新的蒲團,放在了地上。
二人跪下來,給周氏磕頭,徐昭則是站起身來,站在自家娘親的身後。
“兒子給母親請安。”
“媳婦給母親請安。”
孟氏一身大紅色繡著月季花的襖裙,頭上插著翡翠珠子纏絲赤金簪子,薄施粉黛,身上流露出來的氣度,果真是國公府嫡出的姑娘。
周氏喝了茶,賞了她一個厚厚的紅封,就叫丫鬟扶著新媳婦起來。
“昭兒見過嫂嫂。”徐昭上前一步,福了福身子,行禮道。
“妹妹快起來。”孟氏也施了半禮,親手將徐昭扶了起來,從袖子裡拿出一個做工精緻的荷包,放在了徐昭手中。
徐昭女紅極好,卻也瞧著那荷包漂亮的很,一看就是很用心做出來的。
徐昭得了這禮物,心裡不由得對這新嫂嫂親近了幾分。
徐謹只呆了一會兒,就去前院去了,留了孟氏在屋裡陪著周氏說話。
雖說是新婚,卻也沒有當兒子的事事陪著媳婦的道理,叫人瞧見了,傳出去不大好聽,對孟氏的名聲也不大好。
徐昭見著自家哥哥離開,怕嫂嫂一個人不自在,便在正房多呆了一會兒。
有她在一旁,氣氛自然就輕松多了,三個人就這麼說說笑笑,過了大半個時辰,周氏才說有些乏了。
兩人起身告辭,從正屋裡出來。
“嫂嫂怕也累了,快回去歇著吧,咱們往後再說話。”徐昭笑著道。
孟氏聽了,笑著點了點頭,帶著自己的丫鬟一路回了住處。
剛一回去,就叫丫鬟伺候著換了身衣裳,坐在軟榻上歇了一會兒。
才喝了一盞茶,就見著丫鬟文蘿進來,面色微微有些惱怒。
孟氏見著她的臉色,出聲問道:“出什麼事了?”
“回二奶奶的話,奴婢正巧從廚房出來,好巧不巧遇上兩個嚼舌根的丫鬟,說起了聘禮的事情,說是姑爺想著要將好些東西都給四姑娘做嫁妝,最後二太太沒同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