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往屋子裡掃了一眼沒見著人。
“舅媽,我二舅他們人呢?”
往年都是他小舅接的擔子,今年沒見著人,自然是奇怪得緊,兄弟仨總不可能都去走親戚了。
再說了,他外公這邊只有一個姑奶奶,這邊還是做舅老爺的,要走也是姑奶奶的兩個兒子和女兒先來這邊拜老孃舅的年,不可能幾個舅舅先去了。
“跟你小舅去張屋嶺了,今天頭一次上門,也不知道成不成。”
“那我大舅也去了?”
“能不去嗎,那姑娘家兄弟多,不找幾個人撐場面不好看。”
旁邊李文秀他兩個姨媽也說起來這個事。
老劉家兄妹六個,如今就剩下最小的老六,也就是李文秀他小舅建鴻還沒結婚。
所以這一次上門去提親其實也挺緊張。
張屋嶺倒是不近,跟劉灣隔著十好幾個大隊,中間還淌著一條河,離王有來家那邊反而更近一點。
只不過李文秀壓根就沒想到,上輩子他小舅張屋嶺這門親事沒說成,這輩子還真的又遇著了。
看來蝴蝶的翅膀作用也有限。
只是攀上張屋嶺這門親,李文秀也說不上來到底是好是壞,上輩子小舅跟小舅媽雖然結婚了,但是鬧得並不痛快,為了這事,他外公和外婆受了不少冤枉氣。
“這還得看我小舅的。”
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李文秀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什麼東西,不過他知道小舅這門親事一準兒不會那麼順當。
原本農村裡提親也沒啥好操辦的,無非就是男女雙方看得過眼,家裡也滿意。
媒人在中間牽個線,雙方家長見個面說個日子就算是完事。
但是關鍵就在這裡。
小舅媽孃家人一見老劉家兄弟仨還在一口鍋裡煮飯吃,當時就託媒人提了個要求,說是要等劉家的三個兄弟分家再結婚。
這個要求原本也不過分,結婚了就獨立門戶,這也是應該的。
但是李文秀他外公是個直性子,三個兒子都是一視同仁,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也好,分家不分家倒是其次,當時就沒一口答應。
誰成想對方一見這個要求都不答應,那意見還挺大的。
既然不答應,那也好辦,又在私下裡開口要李文秀他外公準備2萬塊錢的彩禮,說是等兩人結婚了,這錢會還給老六自己起個樓房到一邊去住。
老六就是李文秀他小舅舅。
當時2萬塊錢的彩禮還是蠻重的,確切地說,十裡八鄉都沒人開過口,說嫁女兒要2萬塊錢的彩禮錢。
這樣應該算得上是頭一遭,擺明瞭要難為人。
不過李文秀很清楚,這錢,老劉家還真能掏出來,這2萬塊錢他外公還借給他孃老子用過一段時間周轉。
只是李文秀很清楚另外一件事情。
上輩子張屋嶺他小舅媽孃家人拿了這兩萬塊錢,等他小舅媽嫁過來之後,壓根就不提退彩禮錢的事情。
這一下子他外公可急了,到最後直接跟小舅媽明著說了,她才回孃家問了這件事情,但是結果硬是隻拿回來一半,也就是一萬塊錢。
這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