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其實也跟國內目前的高校發展思路有關,提倡創業和創新的思想目前在高校內部還不是很流行,金和實業其實也是佔了李文秀前瞻性的眼光的便宜。
所以等到進入十一月分的時候,李文秀手上已經拿到了一份完整的專案投資方案。
作為這個專案的直接負責人,坐在李文秀對面,眼睛盯著那個年紀看起來比自己兒子還要小了不少的年輕人,胡勇心裡也是有些忐忑不已。
在加入金和實業的這個合作專案之前,胡勇一直擔任東財就業處的副處長,一直到上個月,李文秀高薪把他從東財挖出來之後,胡勇這才意識到東財竟然還隱藏著李文秀這麼一條大魚。
想到當初如果不是校領導和管理學院的劉寶生一力推薦他,他甚至不大可能彙過來,胡勇心裡就有些感慨。
盡管早就知道金和實業的創始人很年輕,但是真的看到李文秀的時候,他還是被嚇了一跳。
這也年輕得有點太可怕了。
才剛過二十,像他這麼大的時候,一般的孩子還在學校裡上大學,但是李文秀竟然已經創立了這麼大一家企業。
心裡就是不感慨也不行。
辦公桌後面。
李文秀看完手裡長達二十多頁的專案策劃書,雖然早就知道胡勇是個人才,但是還是忍不住在心裡叫了聲好。
沉默了半響,腦子裡把思路捋了捋,這才合上專案書深吸了口氣,然後才說道:“胡教授,專案書我看完了,總體上跟我預想的差不多不過還有個地方我需要提醒你一下。
咱們既然是想把這個專案作為一個模式推廣出去,那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其實就是在做一個品牌。
你這個專案書上,似乎還缺一個名字,光叫大學生創業園區肯定不行,這樣吧,回頭你再好好想想,是不是重新起草一個名字。
另外,前期你們一定要把好關,爭取挑一些國內的名牌高校來合作,不過不要太多,我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寧缺毋濫,等品牌做大做響了,後面自然不缺申請的高校。
眼下除了這件事情以外,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規章制度和管理方案,這些都是園區要盡快配套完善的東西,一定要盡快做出來。
我的意思是,你們完全可以搞一個國內的認證方案,大致的意思就是聯合合作的高校,成立一個類似於認證委員會的機構,至於人選嘛,可以從高校和參與合作的企業裡面挑一些知名的企業家和專家學者進來。
這些人本身就在行業內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能夠下決心做一個類似的認證的話,我覺得完全大有可為。
您覺得怎麼樣?”
把自己的想法一口氣說出來,李文秀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但是另一側,胡勇已經完全被李文秀嘴裡冒出來的話給嚇到了。
把創業園區做成一個知名的品牌?
而且還制定一套完全獨立和具備自主知識産權的規章管理制度?
更可怕的是,李文秀竟然還想獨自由金和實業牽頭,建立國內首個創業園區的資格認證委員會。
這的確是大手筆!
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突破。
胡勇本身就是學管理出身的,否則也不可能有能力來承擔這個專案的負責人。
李文秀一說,他自然知道李文秀這幾個意見裡面透露出來的無限潛力。
別的不說。
如果真的把李文秀說的這幾點做成功的話,那就真的不得了了,一個完全由金和實業主導的資格認證委員會,想想都有點可怕。
這完全就是把一整個行業完全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光是全國各大高校裡面的人才數量,那就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一旦金和實業掌握了這種創業模式的主導權,那將來恐怕國外來華投資的企業都不得不低頭來求著合作。
眼皮跳了跳。
胡勇強自鎮定下來,等心底的情緒稍稍撫平了一些,這才跟李文秀把接下裡的方案繼續討論了下去。
等他從辦公室裡離開的時候,外面赫然已經天黑了的樣子。
另一側。
胡勇剛剛離開,李文秀立馬就給楊欣打了個電話,兩人約好晚上出去逛街。
自打上次從美國回來,中間又連著操作創業園區的事情,他跟楊欣還真的成了聚少離多,李文秀也想著等這個學期結束,是不是要帶楊欣出去逛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