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波恩而言,道格拉斯給他帶過來的東西,的確是驚訝大於驚喜,甚至有些震驚。
皺了皺眉頭。
一口氣把手上的東西看完這才問道:
“道格,你確定這篇論文是一個中國人而不是你自己寫的?”
作為國際頂尖的經濟學學者,同時也是雜志社的審稿編輯,波恩將手中的稿子扔到桌子上,一對藍色的眸子盯著坐在對面的格拉斯身上,臉上滿是質疑的表情。
很顯然。
波恩並不相信這是中國人寫出來的東西。
“波恩,你不應該質疑中國人的創造力,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當然,安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學者。”
指了指論文標題下方的名字,道格拉斯顯得信心十足,他跟老安很早就有學術上的聯系,只不過此前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這一次老安把稿子交到他手裡,自然也是有著讓對方審稿的意思,畢竟論文中的內容實在是太過於驚世駭俗。
即使是作為第一作者的李文秀,寫出來也是戰戰兢兢,超前的東西總是很難令人信服,尤其是這種涉及到短時間內無法印證的學術觀點。
但是實際上,只有道格拉斯自己才清楚,看到這篇論文的時候,他幾乎有著跟波恩同樣的疑惑。
如果僅僅是一篇論文其實並不值得他驚訝,畢竟中國學者的勤奮是他們有目共睹的,正如他說的,中國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在這個國家,創造任何奇跡都不應該覺得奇怪才對。
但是手裡的這篇文章,卻讓道格拉斯難得地有些吃驚,或者說,難以置信。
畢竟在經濟學界,中國人一直以來都沒有太多值得關注的成果,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人在經濟學方面缺少天才理論的原因,也跟中國與整個西方世界有著迥然不同的兩種經濟制度有關。
但是無疑。
這篇名為《全球性增長與世界經濟危機的數理模型》的文章,的確讓人耳目一新,即使是道格拉斯也不得不承認,甚至很篤定,這篇論文極有可能會在極大範圍內引發經濟學界的轟動。
尤其是論文中提出的關於世界經濟即將面臨一場新的世紀性危機的論斷,更是讓人無法相信,但是又很難反駁。
但是正如波恩所質疑的,如果這篇論文的作者是一個中國人呢?
道格拉斯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一旦這篇論文真的發表的話,很快就會成為新的世界性熱點問題。
“上帝,你應該清楚,這種觀點是不可能被認可的。”
“當然,但是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不是嗎?”
突然沉默下來,道格拉斯也好,波恩也好,兩個人並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
事實上。
遠在大洋彼岸,即使是李文秀也沒有想到,老安竟然會選在在這種時候把論文投出去,而且還選擇了在國外而不是國內發表。
所以接到老安打過來的電話的時候,如果不是因為老安的身份太過於特殊,李文秀簡直連罵孃的心思也都有了。
“你小子也有怕的時候。”
“嘿嘿,安老師,我怕倒是不怕,天塌了不是還有您老在前面頂著嘛。”
連續發了三篇論文,李文秀其實也明白老安心裡的想法,經濟學的問題從來就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尤其是這種關於世界性經濟發展形勢的觀點,如果不是自己早就知道老安的身份,李文秀肯定不會跟在後面沖。
這可不像是隨便寫寫論文那麼簡單,要是話說錯了,這是真的會要人命的,他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
“行了,你小子也別跟我耍嘴皮子,論文反正我是已經投出去了,是福是禍都躲不過去,年底還有一段時間,你也早點做好準備。
如果我沒有判斷錯誤的話,很快就會有人找你約稿了,如果你不想被人戴上一頂口出狂言的帽子,就趕緊把接下來的東西整理好,免得到時候自亂陣腳。
還有,年底有時間來一趟首都。”
結束通話電話,李文秀也是一臉的愁容。
這邊年會還沒有結束,老安又給自己整出來這麼件事情,他的確有些頭疼,不過想來老安的想法也是好的。
如果這一個系列的論文真的能夠引起某些人的重視的話,那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應對其危機也不會手忙腳亂。
總之就是事在人為,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兩世為人,李文秀雖然沒有想著自己能憑借一人之力去螳臂當車,扭轉整個世界的歷史程序,但是多少也算是不枉重生一次了。
結束下午的兩節課,東財基本上也算是進入考試周了,接下來的兩個禮拜,除了考試以外也不會有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