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書也不收了。
拉著趙世鵬就往工作室裡面沖。
他們租的工作室離財大不遠,就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廢棄不用的老廠區裡面。
一股腦沖進工作室裡。
田科跟魏大忠那兩個家夥果然在測試什麼東西。
邊上劉剛和金平圍著也是一臉的喜慶,只有廖勝利鑽到桌子底下不知道在搞什麼。
“秀才來了!”
“快快,秀才,你過來看看,這東西是不是你說的實時傳送。”
李文秀也顧不上是不是了。
立馬沖過去。
兩臺電腦之間果然在運營一個程式。
田科也不說什麼。
直接動手操作。
李文秀看的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一直到田科透過軟體把一個文字傳送到另外一臺電腦的接收埠上,這才一臉凝重地問了一句。
“還不錯,現在你們最多能同時傳遞給幾個人?”
李文秀心裡有些嘭嘭嘭地跳。
能不能直接從第一代實時通訊跳過去,進入微博時代,就看這玩意兒了。
別看這東西沒什麼太複雜的程式,但是微博可是要等到部落格出來之後的七八年後才出來。
而在2000的時候,部落格已經不算是很驚豔的東西了。
說白了,微博也是一種建立在搜尋引擎技術和網路空間技術已經實時通訊技術基礎之上的網路架構模式。
憑田科他們的技術實力,肯定還達不到這個層次。
但是李文秀的要求不高。
只要能同時傳送幾百幾十個就行了,這用在東財的校園裡做實驗絕對足夠。
技術也是一步步積累起來的,連qq都已經開始起飛了,技術肯定只會越來越先進。
“我算了一下,最多可以傳送6個,不過如果我們可以有自己的伺服器的話,這個數字能翻幾百甚至幾千倍。”
田科有些興奮。
畢竟能搞出這種新東西,對於一幫年輕人來說還是很值得高興的。
其實大多數時候。
年輕人之所在創新上更加具備優勢,就是因為他們有這種先天的熱情和沖勁。
這是年紀大的人很少比得上的地方,也是年輕人的優勢。
原本田科和魏大忠他們以為李文秀只是一時見獵心喜,所以才想起來搞這麼個工作室,從內心講,還是有些不大相信的。
但是過去的一個多月,看到李文秀是真的拼了,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不說,也花費了很多精力在上面。
幾個人這才慢慢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這個上面。
田科甚至有一種預感,當初李文秀說的那句話說不定真有夢想成真的那一天。
中國的比爾蓋茨。
嘿嘿!
就是做夢的時候想想估計都能給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