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絕對是複制。
只要市場上有的,說句不好聽的,幾乎什麼都能複製出來,無非就是質量的問題。
但是像格子鋪這種門檻並不高的經營模式。
複制的難度不大,在格子鋪成功幫助李文秀獲得第一桶金之後,省內已經有好幾家先後都出來了。
利潤被大大壓縮。
李文秀也就斷了繼續在這個方面發展的心思。
反倒是後來重新鋪開攤子的便利店,現在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
在國內便利店還是個新東西。
國外的品牌諸如全家之類的還沒進來,國內已經有的也基本上沒什麼競爭力。
李文秀把發展的主要精力投入到這個上面,發展的速度可謂是一日千裡。
截止到2000出的時候,整個華東地區都已經鋪開了攤子,現在楊彪的任務就是盡快把便利店推向全國。
目前這個任務已經在開始上馬了。
上海新開的幾十家便利店目前都還在進行人才的儲備,一旦人才培訓工作告一段落。
那馬上就會在全國各大城市進行佔領性的擴張行動。
看到李文秀過來,楊彪也不動了。
“正好我要去那邊看看,要不你一起去吧,有些地方還要問問你的意見。”
原來楊彪正好要去新總部那邊。
李文秀也沒什麼大事,就上了車。
這段時間曹軍為了搬遷的事情已經去了李紅梅那邊打下手,李文秀也沒有自己開車。
不過新總部離東財其實沒多遠,打車過來也就四十多分鐘的樣子。
等兩人開車到的時候。
正好碰到公司裡另外幾個業務員從裡面出來。
一看到李文秀跟楊彪,幾個人馬上就把情況說了一下。
他們都是公司裡的老業務員,自然認識李文秀,大老闆過來,也沒人敢馬虎了事。
他們說得仔細,李文秀也聽得認真。
完了之後,李文秀想了一下,還是決定上去看看再發表意見,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現在這邊的情況穩定下來沒有?”
“總體上是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分店之間的差距比較大,浦東那邊的營收資料不是很好。”
點了點頭。
李文秀其實也清楚。
這才剛剛進入新世紀。
按照浦東的發展情況,目前整體上的經濟狀況還不如後世龐大,營收少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關鍵是要先把牌子打響。
品牌這個東西。
平時其實是看不出來什麼效果的,但是一旦市場膨脹起來,品牌的作用就大了。
消費者說白了還是有需求的人,只要是人基本上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只要24小時便利店不出什麼重大的質量事故或者欺客的行為,那成長為首選的便利店品牌肯定是遲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