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外祖父家可都好嗎?”小皇帝紅著臉換了話題。
“都好。”溫雅笑道。
“怎麼沒見翟統領?”小皇帝探出車窗左右瞧著。
“他殿後,這一路上都是他殿後。”溫雅拽一下他手,“快回來,小心有人認出你。”
小皇帝縮回頭狐疑說道:“好像有孩子在哭,莫不是聽錯了?”
“是馮起,跟著我回來了。”溫雅隨口說道,馮起捨不得秦義小雙,更捨不得榮叔,鬧騰了一路。哭著說榮叔是他的高頭大馬,溫雅不由想笑。
小皇帝抿一下唇:“馮起不是被鎮國公挾持了嗎?”
溫雅一驚,忙道:“不是挾持,是母後派遣鎮國公出京去往南詔,此次南詔國新王登基下令退兵,都是鎮國公的功勞。我從江寧回來,他從巴州歸來,正好碰上了,我著急趕路,他在洛陽巡查地方政務,馮起就跟著我先回來了。”
“原來如此,那應該重賞鎮國公才對。”小皇帝笑著,將袖箭往裡推了推,心裡一聲冷哼,你沒有跟著母後回來,算你命大。
半月來,他日夜盤算。
朝中文武沒有向著他的,貴太妃對太後雖有微詞,但是膽小,什麼也不敢做,崇福向著他,但也不敢惹太後,徐褚和承志聽他的,可他們還是孩子,幫不上他什麼。
且鎮國公權柄在握,又有母後護持,誰對付他,都會引起一場血雨腥風。
不如,朕親自動手。
朕是皇帝,殺了他也就殺了,誰又敢將朕如何?
母後雖難免傷心,傷心上一陣也就過去了,母後若跟我置氣,打我罵我都行,她總不能殺了我。
打定主意後,他命崇福在福寧殿放一個假人,每日得空就照著假人練習袖箭,如今已是百發百中,每一箭過去,都能正中心髒。
他也想過,如果鎮國公不隨著太後回來,該怎麼做?
他讓徐褚回家試探徐泰,洛陽可有能有之人。徐褚笑道:“不用回去問,我表兄張敬,乃是洛陽守備。”
“張敬?”小皇帝問道,“和張誠有關系嗎?”
“兄弟兩個,張敬是弟弟,張誠是哥哥。”徐褚說道。
“好。”小皇帝掌擊在案上,“讓他在洛陽行宮放一把火,燒成灰燼。”
若是鎮國公逃過這把火,他還有後招。
據說徐褚射傷鎮國公的弓弩最為精巧,他命崇福出宮找鐵匠照著樣子打造了三十六副,挑選了三十六位小黃門,每日練習射箭,其中幾位佼佼者,射出的箭命中者十之八九。
待到鎮國公歸來,他將親自出城門迎接,以示皇恩浩蕩。
到時候讓那些小黃門聽他號令,三十六支冷箭齊發,只要有一支射中,就能要鎮國公的命。
你回京之日,就是你喪命之時。
小皇帝心中暗恨,臉上微笑著喚一聲母後:“鎮國公勞苦功高,他回京的時候,兒子帶著文武百官鹵簿儀仗,親自出城門迎接。如何?”
“倒不用那樣隆重。”溫雅笑道,“帶著幾位輔臣,內閣大學士,六部堂官,再帶一隊護衛就行,讓京中百姓也知道鎮國公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