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杜真人來到了杜睿所在的華山玄真觀角落的那處精舍。
兩人見面,寒暄了幾句之後,杜真人提到了來意,說是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並無發現邪氣的痕跡,符陣對此也並沒有絲毫的感應,也就是說,所謂的後患並不存在。
第二天,杜睿就可以選擇離開。
當然,他若是想在華山多停留幾天,看看風景,聊聊天,多結識幾個夥伴,多認識幾個朋友,身為華山掌門人,他也是無限歡迎。
杜睿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只是點了點頭。
一切都好像是理所當然,沒有長舒一口氣的輕鬆,也沒有如釋重負的表情,只是沉默地點了點頭。
“這一次,華山派欠了殿下一個人情!”
同樣沉默了一會,杜真人這才開口說話。
他之所以這樣說,有著因由。
兩日前,他得到了長安城大明宮的旨意,皇帝在符信中明確要求華山派無條件放人,信中的語氣一點也不委婉,非常的乾脆,近乎於冷漠,彷彿上級給下級下達命令一般。
得到了這回應,華山派的高層又一次聚集在一起,相互間有著不同意見。
是的,華山派多得朝廷照顧,同樣的,華山派也為這大唐帝國出生入死,像聶遠這樣為官府效力的弟子不在少數,有的甚至成為了一方大員。
就像五羊節度使便是華山出身的李問。
當然,這類宗門出身的弟子擔任了一方大員或者朝廷高官之後都會在明面上和宗門做出切割,實際上,這種切割是不完全的,兩者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宗門子弟前來他們的地盤遊歷,都會得到照顧和幫助,他們若是遇到了什麼不好過的關卡,也會求得同門相助。
面對著皇帝的命令,一部分高層覺得沒有必要為了語氣之類的小事情和皇帝較真,不過是區區小事情,就隨皇帝的心意去做罷了。
畢竟,現在華山困著的是一個皇子。
皇室也有著皇室的尊嚴!
另一部分高層則有著相反的意見,認為華山的尊嚴高於一切。
他們這些山上人和人間帝王之間不過是相輔相成的互助關係,如果,人間的帝王認為自己可以隨隨便便命令山上的人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這是一種冒犯。
他們有必要讓他明白這一點。
所以,哪怕是象徵性的,也須得將杜睿在華山留一年半載,看皇帝究竟能做什麼。
持相反意見的人指責這些傢伙純粹為了賭氣,為了所謂面子問題把華山置於危險之中,是魯莽之舉;同樣的,他們也受到了另一派的指責,認為無原則的妥協只會讓大明宮變得更加狂妄,以後,說不定會變本加厲,最後,同樣會拒絕,那時候,可能會鬧得不可開交。
雙方各執一詞,雖然沒有爭吵,卻也互不相讓。
這些山上人,在涉及某些切身利益的時候,依舊會像山下的凡夫俗子一般,不管表現得有多麼的雲淡風輕,實際上本質都是一回事。
身為掌門人,杜真人更多是一個仲裁者的角色出現,不能一開始就站在某一方。
僵持不下的時候,須得他出面解決。
這不是什麼好事情。
站在其中一邊,難免也就得罪另一邊。
不過,杜真人有著解決辦法。
他透過腰間的符陣聯絡了身在長安城外玄真觀的顧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