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返回,到了華山腳下,又是一個黃昏。
夕照落在山上,遠遠望去,天劍峰彷彿一把巨劍插入雲海之中,而蓮花峰則像一朵蓮花在雲海內忽隱忽現,霞光落在雲海上,金碧輝煌,分外燦爛。
去天三萬裡!
這樣的說法未免有些誇張,實際上,也誇張不到哪兒去。
感覺中,便是如此。
天劍峰略高,蓮花峰稍矮一些,杜睿去的是蓮花峰。
現在,華山的掌門人出自氣宗,迎來送往之類的便由氣宗的人組織,何況,杜睿身為皇族,自然要去玄真觀,那裡是蓮花峰五個道觀之一,杜氏皇族的集中地。
玄真觀的道人多姓杜,要嘛就是顧真人和杜家人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道人。
這時候,嶽衝聶遠已經甦醒了。
隨著杜睿上山的只有聶遠一人,其他那些侍衛全都留在了山腳下的華山別院,嶽衝則向杜睿請了假,他要回天劍峰去看望同門,三日之後方才下山。
聶遠本是氣宗弟子,伴隨在杜睿身邊也就是應有之意。
臧青樹也有跟著一起上山。
華山鎮魔師的駐地在蓮花峰上,蓮花峰五個峰頭,彼此之間以鐵橋相連,位於正中的乃是玄真觀,其餘四個道觀分別包圍著玄真觀,其中,東邊有著鎮魔崖的真武觀便是鎮魔師的駐地。
真武觀在整個蓮花峰中,弟子最少,最為神秘。
修法之人皆在真武觀,他們雖然在蓮花峰,卻非氣宗弟子,獨立於氣宗和劍門之間。
所以,臧青樹也同行。
一路上,杜真人和杜睿同行,向他介紹華山的情況。
臧青樹也在一旁,時不時插上幾句。
蓮花峰五個道觀,除了玄真觀,真武觀之外,還有水月觀,負劍觀,雲中觀……
水月觀皆是女冠。
負劍觀是劍客居多,氣宗並非不練劍,只是和劍門有著分歧,氣宗中也有著劍客,他們和劍門弟子關於武道見解不同,講的是以人為本,劍不過是工具。
而非像劍門弟子那樣,劍即是我,我即是劍,人劍合一……
雲中觀則是一些煉器師。
這就是蓮花峰的情況,至於天劍峰,那就非常簡單了,只有一群劍瘋子。
天劍峰上沒有道觀,沒有連綿起伏的殿堂,只有山洞,只有茅草屋,以及勉強稱之為大殿的劍堂,劍堂的神壇上供奉著莊子乘風邀月的一幅巨幅畫像。
當然,杜真人也有向杜睿詢問長安城的情況。
對此,杜睿所知不多,說得也不多,仍然保持著木訥的狀態。
關於他自身的狀況,面對杜真人的詢問以及臧青樹的旁敲側擊,他也吐露了一二,關於魚龍變,他說是在襁褓中曾聽過父親杜臻唸誦,在那段迷糊的日子裡,也就一直在修煉,懵懵懂懂,自己也不知道為何修煉到這個程度,也不知道是對是錯。
對此,杜真人只是長嘆了一聲。
是夜,杜睿夜宿玄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