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新安市廢墟
因為極星近乎瘋狂的沙塵暴不斷干擾著施工團隊,所以施工專案收到了極大的干擾,炎國只好退而其次,決定先在地下城修好一個前哨站,然後再借助地下前哨站,往地表上修建相關的基地。
而這是個比較耗時的工作,幸好當年地下城沒有說到太多的破壞,對於建設兵團來說重建這裡並不是很難,所以炎國很容易的就修復了這裡的部分設施,將其改造為了他們的基地。
而身為兩個避難所都在爭奪的龐大廢墟,這處城市的前身新安市和周圍的各種衛星城,形成了在全球都罕見的龐大都市圈。
新安市在戰前是聯合體在邊境線上最大的重工業城市之一,裡面曾經生活了超過5000萬人,當時極星正處於風起雲湧的時代,兩大霸主不斷的擦槍走火,矛盾不斷的被激化。
為了應對殘酷的核戰爭,聯合體進行了大規模的動員,將大量位於沿海的重工業基地和高科技工業開始搬遷,正好新安城位於一個極好的地理位置,交通十分便利,便成為了聯合體政府的重要建設目標。
新安市在巔峰時期完全被改造成了一個戰爭基地,這裡有幾座聯合體最重要的科研機構,上百座高等學府,幾百座發電量幾千兆瓦的大型核能發電站,上千平方公里的龐大自動化工業區,數百萬常備軍以及三千多萬名高技術工人。
可以說新安市一帶有著基本完整的工業體系,各種下游上游產業鏈和工業大類一應俱全,一年的鋼產量足足有上百億噸,工業輸出能力比整個炎國加上最近的自治區還要強數十倍。
同時聯合體當局還對這裡進行了堡壘化加固,不光是在城市內和周圍建設了大量的軍事堡壘,數以百萬計位於地表的炮塔和火箭彈發射架,還同樣在地下建設了足以容納幾百萬人的龐大地下城,作為最後防禦手段。
當時大量的國防工業和軍備武庫,都深藏於新安地底的地下城,地下城有著足足四米厚的混凝土牆,在其中間還有一米厚度的合金鋼板加固,外加上地表數十米的土壤岩石,這座地下城足以可以抵禦大當量核武的轟擊。
事實上,在末日之戰一開始,協約就對這裡發射了數枚百萬噸級別的氫彈,後期甚至發射了一枚裝有鈷彈頭的長程彈道導彈,但這一切的攻擊,根本沒有辦法徹底摧毀掉新安市的地下城,地下城依舊可以正常運作。
不過可惜在生物武器面前,再怎麼厚的混凝土鋼筋牆壁,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需要一個出去的人,這種人工調製的病毒就潛伏了進來,而槍械和大炮是殺不死微生物的。
很快地下城和地表的人就都因此死掉了,不過他們儲存了夠數億人吃十幾年的罐頭,以及無窮無盡的高精度工業零件,這些東西並沒有隨著當地的居民一起死去,而是依舊被留在了新安市遍佈全城的巨型倉庫裡。
所以新安市裡面就像一個寶庫一樣,有著大量避難所需要的東西,憑藉著先進的材料學和生物技術,不少這些零件和罐頭就算在將近一個世紀後,也可以供人們使用。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兩個避難所都在爭奪這裡的原因,因為無論是核燃料,淡水資源,工業零件還是彈藥武器,都能在這裡被找到。
現在目前繁榮堡壘的軍隊控制著這裡,他們揚言整座新安城廢墟都是他們的,誰要還是敢來爭奪這裡就得被消滅掉,而盛安堡壘也因此付出了慘重代價。
不過最近炎國的建設兵團不斷的來到這裡,根本就沒有理會繁榮堡壘的禁令,還消滅了他們駐守在這裡的幾支警衛隊,目前繁榮堡壘似乎沒有動作,不過那只是因為謹慎而已,他們很快就會發起自己的反擊。
此時兩輛輪式戰車飛快的在空曠的道路上駛過,極星技術逆向工程部門的科學家李欣正坐在車上,她透過窄小的裝甲車車窗,好奇的打量著周圍這座曾經的大都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圍不少空曠的地方都遍佈著綠洲,在這樣一片一望無際的沙漠能出現這樣的東西也是難得的,尤其是在生物武器對整個極星的大清洗之後。
這些綠洲的植物都是人工種植出來的,而各個避難所之間都有一個默契,無論誰奪取了城市廢墟的控制權,都不去破壞別人培育的綠洲。
這是為了降低沙沙塵暴對戰前遺蹟和拾荒者的危害,並且在這裡儲存足夠的水源供大家使用。
車窗外的風景一閃而過,李欣放眼望去四周,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和鏽跡斑斑的機械,顯得十分的荒涼,但是這些摩天大廈的殘骸們,兩邊廢棄的機械和空軌列車,包括自己腳下這條可以媲美高速公路的城市街道,似乎在訴說著新安市昔日的繁華。
尤其是李欣和附近的工程學專家,看著周圍這些至少有三四百米高的高樓,他們都知道建設這樣的高樓,在成本上完全是無法想象的,像這樣的高樓,哪怕是在龍都都沒有多少的。
但是這樣的高樓在新安市密密麻麻的,一棟挨著一棟,就像最普通的居民樓一樣,遍地都是,而目前他們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還沒有見到任何一棟高度低於一百米的樓房。
很快兩輛輪式戰車就步入市中心,這裡到處都是將近千米的高樓,它們頂部直接延伸到了白雲當中,這些直插雲霄的大廈們鱗次櫛比的排列在道路的兩邊,就像巨人一樣的遮住了大部分曬向這裡的陽光。
唯獨可惜的是,這些昔日的繁華都已不復存在,直插雲霄的大樓已經荒廢了無數年,唯獨剩下的就是一具殘破的空殼而已。
喜歡穿越諸天萬界之國家做靠山請大家收藏:()穿越諸天萬界之國家做靠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