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辦法?”朱慈炯問。
李定國指著黃得功說道:“此戰的關鍵是騎兵,黃總兵麾下多為步兵,參戰的機會不多。定王殿下可以跟著黃總兵一起出城,居中調動各部兵馬。”
“剛才已經說過了,我不會指揮!”朱慈炯再次攤開雙手,一臉無奈。
他不是不想指揮,是不會指揮。
且內閣不讓他染指兵權。
李定國堅持道:“平遼總督被困在城外,平遼大軍急需一個人凝結軍心。指揮的事可以交給黃總兵,但是需要以殿下的名義發號施令,否則軍心不穩。”
“還是那個問題...”朱慈炯無奈道:“我沒有兵權!”
李憲忠說道:“朝廷的旨意是讓我們幾個商量著來,可我們幾個誰都不服誰,就服殿下您!”
“對,”黃得功跟著說道:“要麼以您的名義指揮平遼大軍,要麼各自為戰全軍覆沒。”
朱慈炯猶豫了一下:“事後如何收場?”
“先解決完這件事再說吧!”劉肇基也勸了起來:“而且...我們麾下大多是勇衛營出身,殿下指揮他們雖不是名正言順,但也不會受到太多彈劾。”
“就這一回啊!下不為例!”朱慈炯無奈同意。
將和帥是有本質區別。
將只需要考慮戰術問題,帥考慮的是戰略問題以及各種後勤。
黃得功久經沙場,且指揮過大兵團作戰。
有能力擔任總督。
但如果真讓他擔任總督,劉肇基和李憲忠肯定不服。
換成劉肇基,李憲忠和黃得功會不服。
換成李憲忠也一樣。
李定國就更別提了。
論出身和軍功,他與黃得功,劉肇基以及李憲忠都差了一截。
讓他擔任平遼總督,只會加劇平遼大軍內部矛盾,
經過商議後。
眾人達成了由黃得功實際指揮,以定王朱慈炯發號施令的共識。
此時兵馬已經集結的差不多二里。
但是在出城的問題上又產生了分歧。
撫順位於平原和山地地形的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