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總督大人三思!”
吳三桂說完這番話之後朝著中軍帳內的其他人掃視一週,緩緩落座。
王永吉認真思考後說道:“這確實是個隱患,吳總兵的建議也很有道理。”
他看向其他人問:“諸位覺得呢?”
在場的人裡面雖然有很多人和吳三桂有矛盾。
但一碼歸一碼,吳三桂說的並沒有錯。
於是乎,在場的人紛紛說道:“末將認為吳總兵說的沒錯!”
他們都覺得沒錯,王永吉卻犯起了難。
他在想該把誰留在廣寧!
與李定國北上廣寧出兵草原的人有很多。
除了李憲忠,還有李過,劉西堯等人。
就像吳三桂說的那樣,需要在廣寧留下一支勁旅才能抵禦草原可能來犯之敵。
但問題是...
能稱勁旅的除了李憲忠,就只有李定國了。
李過劉西堯等人麾下兵馬加起來只有數千,且各部互不相屬。
遇到普通的敵人還行,若是遇到勁敵就麻煩了。
軍令無法有效傳達,互相不信任,以及戰力等問題會被無限放大。
最後導致兵敗。
“廣寧能稱勁旅的只有李定國和李憲忠,其他人實力都不夠。可李定國和李憲忠對本督都很重要,本督很難取捨啊。”王永吉的聲音很低沉。
似是對其他人說話,又似是在自言自語。
“還是把李憲忠留在廣寧吧,他擅長打蒙古人。”有人提議。
旁邊的將領立刻拍了下他的肩膀,低聲囑咐:“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李憲忠是京營的將領,是陛下的親軍。此番入遼是來立功的,不是來看大門的。”
“如果讓他把守廣寧,陛下知道後會作何感想?李性忠總兵知道後又會怎麼想?”
“對對,忘了還有這層關係。”剛才說話的人立刻閉嘴不言。
他們二人的對話聲音雖然很小,但還是清晰地傳到了王永吉的耳朵裡。
對他來說。
李憲忠和李定國就是手掌和手背的關係。
兩邊都是肉,少了哪個都難受。
但要是必須捨棄一個的話,他只能先捨棄李定國。
畢竟李憲忠的關係背景更硬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