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的廣告專案足足有33項,但至少有80都是隨緣植入,比如一些旅遊廣告、化妝品廣告等,僅僅只是出現在人物後方的背景板上,比如一些電視牆、摩天大廈廣告牌等,幾乎都是在鏡頭裡一閃而過的畫面,並且整體看起來不顯得突兀,這些短暫的鏡頭廣告,少則一兩千萬,多則四五千萬,但禁不住數量龐大,所以總體先來也算是一筆不小的廣告收入。
而像是汽車類廣告、服裝類廣告、食品類廣告等,卻都是投資大戶,每個廣告商起步投入都在八千萬人民幣,多數都在一億人民幣以上。
這樣一來,《盜夢空間》尚未開拍,就已經獲得了將近7個億的廣告收入,再加上新元製作公司的兩億啟動資金,合計將近九億人民幣的投資,這些資金也都將會在製作過程中陸陸續續到賬。
除了這九億人民幣之外,許多影視投資商也瞄準了這塊蛋糕,比如業內頂尖製作人王睿,就主動拿出兩個億來投到《盜夢空間》這個專案中,再比如傅雲濤,個人也拿出了六千萬來投入。
其他像是華龍傳媒,以及湘南廣播電視臺全資投資的子公司天藝傳媒,也相繼投入一億資金。
時至立項到籌資,《盜夢空間》僅僅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已經籌資135億人民幣。
訊息公佈後,整個電影圈都沸騰起來,這是2024開年來首部投資超十億的國產超級大片,而且在全世界範圍內,《盜夢空間》也是首屈一指的鉅製。
一時間,《盜夢空間》成為了國內外爭相討論的焦點。
而《盜夢空間》開始募集演員的訊息,也在圈子裡流傳來。
只不過,在此之前,另一項大事也開始吸引了所有人的矚目——第7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
早在一月底,陳沐恩就帶著《海上鋼琴師》的原聲帶,隨團隊一起前往柏林,參與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幕展。
本屆柏林電影節的開幕影片為丹麥導演謝爾頓《夜幕》,該片講述了夜晚下紐約人的生活百態,由眾多歐美知名演員出演,而《海上鋼琴師》在這裡則顯得籍籍無名,無人關注,在剛上映的那會兒,展廳裡的觀眾可謂是寥寥無幾,過了兩三天,才有越來越多的人湧進《海上鋼琴師》的放映廳。
相比較起來,同樣獲得提名的還有國內頂尖導演齊文的作品《飛躍貧民窟》,與《海上鋼琴師》相比,《飛躍貧民窟》的影響力顯然不同凡響,從剛上映時都是人頭攢動,這完全依靠齊文導演在國際上多年累積的名氣,但隨著時間的過去,《飛躍貧民窟》的評價可謂好壞參半,這導致第一週放映期結束的時候,《飛躍貧民窟》的觀眾越來越少。
而《海上鋼琴師》卻呈現相反的姿態,到了第二週,《海上鋼琴師》場場滿座,好評如潮。
這讓齊文導演的團隊有些納悶,國際上最喜歡看華夏影片“賣慘”,只要是揭露華夏底層生活的影片,無一例外都獲得好評,相反那些歌頌華夏的電影,可以說連入選主競賽單元的資格都沒有。
而《海上鋼琴師》顯然都不符合華夏影片在國際上撲街和大火的元素,屬於命運之外的不確定因素。
可沒想到,人家後來居上,在第二週就在柏林電影節打出了極高的人氣。
“這個廖遠,沒準還真能拿獎?”
“《海上鋼琴師》在國內的確很有名,我也去看了,但只覺得一般,並沒有人們誇讚的那樣好看,整部影片完全就是廖遠個人炫技的舞臺。”
“一個新人導演而已,無論怎麼折騰,都不會是我們齊導的對手,齊導在國際舞臺的實力可不是他一個新人能比擬的,這一次拿獎的必然是咱們齊導。”
原本默不作聲的齊文,聽到團隊裡的這番討論,頓時蹙起了眉頭:
“不管是我還是廖遠得獎,這都是好事,大家都是華夏人,無論誰在國外拿獎,都是長國人志氣,你們不要再嚼舌根了,讓人聽了笑話!”
團隊聞言,人人噤聲。
如今距離開幕,已經過去了半個月時間,到了二月中旬,放映期過去,時間到了電影節閉幕的時候。
15日中午,廖遠這才放下手中的工作,帶著《海上鋼琴師》的一眾主創人員,來到德國柏林,參與本屆電影節頒獎典禮。
這一屆柏林電影節將持續至2月17日。
所以,16日晚上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將會正式頒出金熊獎和銀熊獎。
在柏林稍微倒了一下時差,時間便到了2月16日的晚上八點,第74屆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正式開始。
紅地毯上,群星薈萃,但亞洲人面孔卻顯得極其稀少,多數都是歐美模樣的男女在紅地毯上接受人們的追捧和尖叫。
廖遠低調到來,走上紅地毯後,雖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和吶喊,但總體上還是與其他歐美知名演員的人氣沒辦法相比的。
在電影圈來說,廖遠畢竟還是個新人。
廖遠還沒走遠,身後就傳來一陣轟動,華夏頂尖導演齊文出現,接受媒體記者們的採訪。
雖然沒有和齊文照過面,但作為國內最頂尖的電影導演之一,廖遠對齊文也是久仰大名,因此在紅地毯盡頭簽過字後,便主動登了一下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