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段愛情不僅沒有結果,反而深深地傷害了貝多芬。
朱麗葉塔是伯爵的女兒,她比貝多芬小14歲,兩人雖然真誠相愛,但因為門第的鴻溝,又迫使兩人分手。
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在家庭的驅使下於1803年和他結了婚。
貝多芬在遭受這一沉重打擊之後,把由封建等級制度造成的內心痛苦和強烈悲憤,全部傾瀉在這首感情激切、熾熱的鋼琴曲中。
所以,這首曲子是獻給朱麗葉塔的,並非如小學課本里描述的那樣偶遇盲姑娘云云。
貝多芬當時正被耳聾折磨著,而這段失戀則進一步把他推向死亡的邊緣。
這段感情的打擊徹底摧殘了貝多芬的心靈,狂亂的情緒甚至有把他毀滅的危險。
但是貝多芬此後依然孤獨了生活了25年。
這期間,他創作出了無數偉大的作品,諸如《悲愴奏鳴曲》、《第一交響曲》至《第九交響曲》、《致愛麗絲》等等。
但最讓貝多芬耿耿於懷,孤獨終老的,卻是這首《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也就是《月光奏鳴曲》。
此曲一共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是持續的慢板,也是這首曲子里名氣最大的一首。
第二樂章是小快板,相對其他兩個樂章來說,較為平凡。
而第三個樂章,卻是急速的快板,亦是廖遠如今演奏的曲目。
該曲憤懣的情緒和高昂的鬥志,既有對失戀的怒吼,也有對生活的不屈,種種情緒化為無盡的動力,在廖遠的指尖急速流轉。
和肖恩相比,廖遠演奏的《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從感官上來說,更加豐富,帶給所有觀眾視覺和聽覺上的巨大享受。
更因為廖遠的手速冠絕今古,因此,這首《月光奏鳴曲》更讓他彈出了另一番風味。
所有現場乃至觀看直播的觀眾,以及在座的評委,此刻都被震的合不攏腿。
“這手速,無限接近光速,大師就是大師……”
“每次聽這種大師級別的演奏,聽著複雜的旋律跳動的音符,心裡都有一個強烈的想法——他們是不是都是瞎幾把按的鍵……”
“我就想問一句,廖先生是不是下雨都不打傘,全靠手接?”
“這首曲子彈得太讓人痴迷了,情感之豐富,技巧之複雜,真的是我平身僅見。”
“噢,上帝,這大白天的,真想跑到樓頂,跳一支激昂的舞蹈!”
“布魯塞爾北郊精神病院歡迎您!”
“我有些痛苦了,不管是肖恩還是吳,亦或是廖先生,他們都是優秀的,偉大的鋼琴家,若干年後,樂壇必然能銘記他們此刻的神聖,但現在,我該怎麼評分?”
“我喜歡吳的鋒芒,也熱愛肖恩曲風裡的凜冽,但廖彈奏鋼琴時的神聖……”
“是的,我彷彿看到貝多芬在那裡進行著高昂的演奏,那一剎那,似乎看到了兩百多年前的那段往事……”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月光》能打動我,但廖演奏的版本,讓我感覺到眼眶的溼潤。”
“偉大的鋼琴家所彈奏的每一曲,都是在向我們講述一個動聽的故事。”
“我決定了!”
“我也決定了……”
希望大家可以多投一些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