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生而平凡……”
沒有神的光環,你我生而平凡……
所有人都被這句歌詞驚豔了,而廖遠如詩一般的低音唱腔,也是讓人們一臉享受。
“這低音太好聽了,很有質感!”
“這首歌聽的人心有慼慼,旋律很簡單但總有一股說不出的哀傷味道。”
“每一次聽大老闆唱歌,都是開口跪,真的,太神了,老闆要是闖蕩歌壇,還有其他人什麼事兒?”
“詩一般的敘述,韻味悠長,真的很享受。”
“這首歌很有味道,怎麼說呢,就像是人生路走了很遠,但回頭一看,卻發現什麼都沒有變,這種悵然……”
傅小瓷等人都激動壞了,聽著廖遠的新歌,一個個都是化身舔狗,不斷誇讚。
然而身在錄音棚的廖遠,除了錄歌之外,一切都心無旁騖,更因為音樂的陪伴,讓他在演唱這首歌的時候,更有感覺。
隱隱約約間,他似乎能聽到影片中的那些片段——
“哈哈,我不想做救世主,我只想賺錢”
“他只有二十歲,他想活下去,他有什麼錯?”
“還是賣五百吧,就算我還他們的……”
有時候……
做了一次菩薩,就不能再做人了。
廖遠很是感慨。
電影情節方面終究是過於美化的,他知道這部電影在結尾的留言是撒了謊的,因為即便發生了這件事,格列寧也只有在華夏少數地區入醫保,且入醫保後的價格仍然遠高於印度藥。
在前世,華夏很多人仍然被迫使用印度藥。
但這個謊是迫不得已,本身尺度就很大,電影結局如若沒有好結局,恐怕會更加難以審批,但這並非政府的過錯,強制降價與否,一邊是醫藥事業長遠發展,一邊是人民健康,事實上,政府也是進退維谷的。
就像《我不是藥神》裡談到的一句:“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廖遠心中嘆息。
飽含著這些情緒,以及對電影原型程勇的尊敬,廖遠此刻的歌聲飄渺如煙,如夢如幻。
那飽滿的情感透過音響傳遍整個控制室,讓所有人都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有一天也許會走遠
也許還能再相見
無論在人群在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