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總算願意來上學了,他們喜歡唱歌,也喜歡互相比試,看誰唱得好,唱的多。
所以,為了學習唱歌,他們一個個都來到了教室裡,只是坐不是坐的樣子,站也不是站的樣子,看的胡麗娜無奈又頭疼。
“我教你們唱歌,但也是有要求的。”
胡麗娜說:“你們必須要坐在課桌前,誰坐的好,我就教誰唱歌。”
聽到老師的話,孩子們爭先恐後的坐上了板凳,按照胡麗娜老師教導的姿勢,把雙手疊在課桌上,腰板挺得筆直。
胡麗娜滿意的點頭:“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新的歌曲。”
然後她背過身,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字——《保衛黃河》。
“你們認識這是什麼字嗎?”
孩子們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胡麗娜指著那些字,一字一頓的說:“保、衛、黃、河!”
“老師,黃河是什麼呀!”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來,你們掀開課本,翻到第13頁。”
孩子們被勾起了好奇心,找出課本,聽指令操作。
而胡麗娜也逐漸進入教學模式:“《保衛黃河》呢,是我國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廖遠的代表作品……”
“廖遠?廖遠我們知道!”
有孩子大叫道。
胡麗娜訝然:“你們知道廖遠?”
“是呀,這個學校就是廖遠給我們建的!我阿爸說他是大老闆,大奸商!”
一個孩子指著頭頂的教室,高興的說。
胡麗娜愣住了,旋即反駁道:“廖遠老師是音樂家,大鋼琴家,不是奸商!你們聽著,接下來我交給你們的這首《保衛黃河》,就是廖遠的作品,你們學習了,一定要從中體會到廖遠老師保衛家河的偉大精神,聽到了嗎?”
“聽到了!”孩子們齊聲道。
胡麗娜點頭,輕輕醞釀了一下嗓子,便開始了教導;
“風在吼——”
孩子們立刻開始了跟唱,仰著脖子,用力大喊:“風在吼——”
“馬在叫——”
“馬在叫——”
“黃河在咆哮”
“黃河在咆哮”
“河西山岡萬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