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期待的看了過來,包括最後一對即將表演的蘇寒小隊,此刻都對廖遠的作品充滿了強烈的好奇。
即便在業內是有名的原創歌手,放在平時,蘇寒面對廖遠,能有的也只有服氣。
可這一次卻是即興創作。
兩小時內能否完成一首高水準的作品,蘇寒對廖遠還是保有一絲質疑的,甚至覺得今天可能會有很大機會贏下這一輪比賽。
很快,在搖臂攝像機的記錄下,廖遠與林微音攜手登場。
林微音對唱歌一竅不通,但她的鋼琴技藝卻絕對是世界頂級。
因此,在計劃表演的時候,為了能夠提高林微音的參與度,廖遠便讓林微音進行鋼琴伴奏。
而其它的長笛、古箏等樂器,則使用合成器伴奏。
很快,前奏便開始悠悠的響起。
三角鋼琴前,林微音修長的玉指也在琴鍵上輕輕敲下。
那一刻,蘊藏在樂聲裡的神秘的崇高感,響徹整個大廳。
攝製組的工作人員,乃至所有嘉賓,都是瞬間安靜了下來。
蘇寒瞬間面若死灰。
因為單單是這悠悠的前奏,其中飽含的意境,都讓他膝蓋痠軟,險些不能站穩。
什麼是大師級?
在蘇寒看來,廖遠這就是大師級。
專業的詞曲作者,在聽到一首歌的前奏時,基本上就能判斷這首歌的優劣,今天的即興創作主題是“文物”,是三大行書,所以音樂裡一定要有關於歷史的滄桑感。
這是創作基調,蘇寒當然也是按照這個基調來進行創作。
可不怕貨好,就怕貨比貨。
聽了《一眼千年》的前奏,蘇寒就知道,廖遠的這次即興創作,比自己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而當歌聲響起,蘇寒就更是苦笑起來。
差距!
這就是差距!
不僅在作曲上強勢碾壓,就連作詞上,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見……”
“夢見你千萬遍,只想觸控你五官……”
當歌聲循序漸進,攝製組裡,一箇中年男子的反應最是激動。
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歌聲裡的時候,只有他是熱淚盈眶,幾度落淚。
他是東海博物館的館長張繼元,也是東海博物館近百萬件文物的守護人。
東海博物館設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有近百萬件,其中精品文物12萬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收藏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青銅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譽,是一座大型的華夏古代藝術博物館。
張繼元從上世紀末復旦大學畢業後,便加入了東海博物館,先後供職於展覽部、陶瓷研究部,時至今日,歷任展覽部主任、館長等職位。
多年來,張繼元在東海博物館從事特別展覽工作,參與策劃或協調舉辦“周秦漢唐文明大展”,“故宮博物院宮廷珍寶展”,“倫勃朗與黃金時代展”,“幽藍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等多項重要展覽,在文化界舉足輕重。
而這一次,第三十二屆東海博物館展覽會,主要宣傳的便是古代字畫類作品,其中,遠到睡虎地秦墓竹簡、近至民國大畫家齊白石的作品,俱都會在展覽會一一呈現,供世人觀瞻。
這些文物作品,即便是放置在真空環境內,也並不安全。
因為每展覽一次、曝光一次都會因為日照、燈光等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
但歷史文物如果始終沉埋在傳說裡,其價值便會大打折扣,所以各大博物館都會定期舉行一定的展覽會,供世人觀瞻。
畢竟,四大文明古國,已滅亡其三,華夏是唯一剩下的文明古國,雖然讓人驕傲,但也危機重重。
比如,世人都知曉書法,可多少知道轉折順逆留縱提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