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紅玉沉浸在自己的演奏當中,手臂輕輕晃動,神色哀傷。
那琴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憂傷的旋律仿似傾訴某個人的悲慘命運,但細聽之後,流暢的旋律中又有一些亮色和希望,並非是完全的悲傷,正如片頭中黑暗的一點燭光,這是那些在災難深重的人們心中最後的希望。
在這裡,裴紅玉的琴聲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時而明亮,時而低迴,但都充滿激情,讓人感動不已。
“我怎麼從未聽過這樣的曲子?”
“不知道是哪位大師創作的,讓我想起那段歷史,那些為了生活而艱苦奮鬥的父輩們……”
“感動的讓人心碎……”
“雖然沒有古典樂的嚴謹,但卻自由爛漫,現代中能創作這樣樂曲的人,百年後都不會有人忘記。”
“她是誰?”
“上帝,這應該不是她這個年紀能創作出的曲子……”
“曲名也相當怪異,《辛德勒的名單》?什麼意思?噢,可能背後飽含深意吧!”
裴紅玉的拉奏很簡短,只有四分鐘左右的時間,但在這四分鐘的時間,所有人都沉浸在小提琴拉奏出的情緒當中,那裡飽含巨大、沉痛的悲傷,令人聽之心碎,聞之落淚。
良久,悠揚的琴聲終於落幕。
現場一片寂靜。
評審們咳嗽了一聲,相繼開口問道:
“我能問一下,這首曲子是誰創作的嗎?”
“我的老師,他叫廖遠。”
“這首曲子的名字,是叫辛德勒的名單?抱歉,我可能沒有聽過令尊的作品,你可以告訴我,這個名字有什麼具體的含義嗎?”
裴紅玉想起早上廖遠對他的解釋,便如實回答:“辛德勒是一名德國企業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殺害,這是具備歷史原型的真實事件,也是那段灰暗殘酷的猶太人歷史裡僅存的一絲人性的光輝。”
辛德勒?***?猶太人?
人們蹙起了眉頭,那是一段悲慘的回憶。
即便已經過了將近百年之久,也沒有人願意去回憶。
“這麼說,這是一首為二戰時期的德國商人而寫的作品?”有個評審開口詢問道。
裴紅玉凝視著那名評審,淡然道:“我的老師告訴我,一個人的偉大絕不在於他隨波逐流時的鶴立雞群,而在於他逆流而上中的矢志不移,辛德勒是個偉大的商人,如果你明白那段歷史故事,你就會明白這個名字所揹負的重量。”
這段話,讓全場震撼。
現場兩百多位觀眾,包括正在翻頁查資料的評審們,此刻都停止住了動作。
人們抬起頭,看著站在舞臺上,那一抹鮮豔的紅。
“10分!”
“10分!”
“給你10分,我保證,比賽結束後,我會去檢視辛德勒的資料。”
“10分!”
“你的演奏非常棒,關於情感的雕塑,你震撼了所有人,10分!”
“一個人的偉大絕不在於他隨波逐流時的鶴立雞群,而在於他逆流而上中的矢志不移,這句話讓我非常非常震撼,我真的很想認識一下你的老師,所以,我給10分。”
感謝山青盈、Mr絕聚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