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以彈成普通音型,也彈出隱藏旋律,甚至可以在演奏中突出某一個內聲部。
可以彈快點,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也可以彈慢點,一如床前漫灑的明月光。
當然,也可以彈成如歌的行板……
平均律看似簡單,卻是一切歐美律制的基礎,所以意蘊非常豐富。
六個聲部都是相對獨立運動,和聲也十分美妙,在《平均律鋼琴曲曲集》裡,諸如和絃外音、七和絃、轉調運用都已經非常成熟,無論快彈還是慢談,亦或是有節奏的彈,它都非常好聽。
關鍵還是在於選手的個人創作。
林微音的彈奏不疾不徐,宛如一代鋼琴大師,似乎根本沒有任何讓人激動的韻律可言。
就像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平均律演奏。
然而,正是這不動聲色,猶如返璞歸真,似乎讓人無動於衷的演奏,在真正的鋼琴家耳朵裡,卻是猶如晴天霹靂般讓人震撼。
整個評委席都略微騷動起來。
其中,南野俊一的激動更加明顯。
林微音的演奏超過在場所有人,甚至是評委席上,也無人能與之一戰。
要知道,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的第一名,連續空缺了兩屆才出現了林微音這麼一個能夠拿到金獎的冠軍選手。
肖邦國際鋼琴大賽可是三大世界古典樂賽事之一,代表著世界最高水平。
整個華夏,能拿到第一名的,歷屆也僅僅只有林微音一人,其他人大多隻是止步於銀獎、銅獎。
因此,林微音來參加濱松國際大賽,完全就是狼入羊群般,給所有選手以極大壓力。
不過,濱松鋼琴大賽並不是只考較肖邦作品集,而且,也由於林微音的原因,所以這一屆的濱松鋼琴大賽,完全把肖邦作品集排除在外。
只因為沒有人能在肖邦作品集裡戰勝林微音。
但即便離開了肖邦作品集,林微音的演奏依然處於大師級巔峰狀態。
那種境界,猶如此時無聲勝有聲,每一個音符都落的恰到好處,不會讓人心生激動,但也不會讓人心生反感。
所謂大道至簡,正是如此。
廖遠不是第一次聽林微音演奏,但卻是第一次目睹林微音在賽事上演奏。
她是如此的認真,濃密的眼睫毛輕輕下垂,似乎只是在欣賞自己的雙手。
對於八十八個鋼琴鍵,她用手背都能演奏出想要的音符,完全做到了熟視無睹。
廖遠緩緩點頭。
“和您比怎麼樣?”
旁邊,導演瞿良偉手中捏著錄音話筒,笑著問道。
“沒得比。”廖遠一語雙關。
瞿良偉沒有多問,這三個字似乎沒有主賓語,所以並不能讓觀眾清楚的理解廖遠的真正含義,但從客觀上來看,廖遠貌似是自認比不過林微音的。
一個是幾乎拿遍海內外所有鋼琴獎項,一個是隻拿過一次獎項,而且還是關於流行樂的,所以兩者之間,也確實沒得比。
然而廖遠語言中的自信,卻讓瞿良偉捉摸不透。
ps:求訂閱啊,不瞞各位說,這次爆更直接掉了四百多均訂,咱家簡直淚如雨下,你們也太真實了吧……感謝李四633、panasia、ranran的打賞,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