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交響樂版本,在後半段,那三十多人深入靈魂的合奏,從第一站東海音樂會時,就獲得了廣大樂迷們的強烈追捧。
有些曲子,單聽鋼琴版或許略顯單調,可一旦變身為交響樂,那恢弘磅礴的氣勢,卻是可以觸動所有人的靈魂。
而《最後的聚會》,顯然就是這一級別的作品。
廖遠彈奏鋼琴的雙手纏繞著虛彌的聖光。
那音樂聲中,具備慷慨赴死般的悲壯和蒼茫。
音樂指揮張啟明的動作愈加的柔和和緩慢,彷彿在小心接觸一個心靈破碎之地。
一名大提琴手面存在嚴肅而神聖的光芒。
旁邊的大鼓手在靜靜等待屬於自己的旋律。
手持法國號的老者一邊吹奏,一邊微笑。
大鼓手有節奏的拍打著鼓面。
整個現場氣勢磅礴,和諧而又美好。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著自己愛做的事情。
大家都熱愛著這一個行業,也都以自己的職業引以為豪,特別是遇到了好的作品,眾人的聯合演奏,更能產生心靈上的碰撞。
在這種情況下,廖遠的演奏也更加深入情緒。
很快,當一曲完畢,全場都是爆發出掌聲。
也就在這時候,廖遠覺得耳邊彷彿傳來一聲裂響,像是綠竹裂斷的聲音。
廖遠往旁邊看了看,沒有發現什麼異樣,腳下的木質地板光滑一片,又看向了其他人,發現沒人露出異樣,便是不甚在意,再次向音樂指揮張啟明點頭示意。
於是,下一首《出西域記》,在盛大的掌聲中,如約而至。
張啟明用力揮動指揮棒,薩克斯手率先吹響前奏。
很快,各種樂器混合而入,廖遠也抬起了手,讓鋼琴聲的靈動,成為其中最動人的旋律。
又是狂風!
盡是暴雨!
仰頭望去,漫天都是烏雲!
可即便風暴再大,也絲毫阻止不了跋涉者的毅力和決心!
廖遠的雙手伴隨著節奏而盡情的演奏著,霞光漫天中,所有觀眾都露出無盡的欣賞與讚歎。
音樂廳的現場版和網路上流傳的版本果然大不一樣,在這裡,他們享受到的是極致的音效和快樂,那不是電子媒介能夠簡單詮釋的美好。
在《出西域記》過後,廖遠又彈奏了《夏天》、《我的靈魂》、《你離開的事實》、《天空之城》等流行樂。
廖遠畢竟是流行樂出身,唯一獲得的獎項也是流行樂方面的大獎,而且能來到現場的觀眾,也基本上都是一路聽他流行樂而來的粉絲。
他不可能在這樣的群體中去演奏《鍾》或者《鬼火》,雖然炫技性和觀賞性十足,但觀眾不一定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