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裡是太上老君的青牛出生之地,一開始就向世人展示著各種不凡。
也有人說,盤牛林裡面的這些石柱,上面的那些斑斑點點,對應著天上的每一顆星辰,甚至言之鑿鑿的說,他曾經研究過,與天上的每一個星座都絲毫不差。
只可惜,這話還沒有說出來多久,就被很多人給實地考察以後推翻了,蓋因,那些石柱上的斑斑點點,只是正常的風化印記而已,並沒有任何出奇之處。
另外,盤牛林中的石柱,還有一點,是為眾人至今都感到迷惑不解的,那就是,這些石柱的數量,從來沒有人真正查清楚過。
有人說,這些石柱的數量一共是一千五百根,是經過他一根一根數過來的,可是話音未落,論壇上就有人反駁說,明明是一百三十一根,他也是一根一根查出來的。
後來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忽然發現,景很少有人是查出來相同的。
對於這一點,夏國的民眾曾經專門問過鳴鳳山景區的負責人,可是他當時卻是笑著說,這一點,透露出來具體的數字就沒啥意思,不如大家都來親自看看。
雖然明知道這是景區的營銷策略,但每年還是有很多遊客前來這盤牛林,欣賞美景之餘,基本都會來查一查這盤牛林內的石柱,究竟有多少根。
然而詭異的是,關注的人數多了起來之後,這個事情依然沒有什麼定論,直到有一天,晚上出現了這麼一個言論,說道,景區為了“數量不定”這個噱頭,專門定製很多模擬的塑膠石柱,每天晚上,在景區沒人的時候,都會隨機選擇一些地方種下或者拔出。
這樣一來,不管你怎麼查,第二天的數量跟第一天都不一樣。
這個言論出了以後,在夏國的旅遊圈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大家都在等著景區的解釋。
然而很多年過去了,景區依然沒有任何人對此發表看法,時間長了以後,夏國民眾也就基本上接受了這是一種景區的營銷策略的說法。
不過雖然如此,每一年來這裡旅遊的人數卻依然不見減少。
在盤牛林的中央部分,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湖泊,上面鋪建有各種各樣的走廊扶手,還有專門的釣魚休閒區。
而這些走廊扶手的中心位置,則是一個高達三百多米的巨型石柱。
這個石柱的外形看起來甚是奇特,豎在那裡,在各個邊緣之處,伸出來許多的倒刺,上面已是被風化的一片一片的,層層疊疊的。
自下而上,整體是越來越細,可是那些倒刺卻不減反增,在最上面數十米之處,倒刺多達數百個,從遠處看,就像是玫瑰花的花莖一樣。
若不是石柱的最上面,是尖銳的像是一個劍尖一樣,並沒有真的結成一朵兒真的花瓣,恐怕都有人要給這個石柱起名為“玫瑰花柱”了。
不過即便如此,這個石柱,還是被命名成了“刺頭兒”。
不過,如此巨大的“刺頭兒”,就算在夏國境內,也是很少見的。
每一年來到盤牛林遊玩的遊客,數都數不過來,可是卻沒人知道,這“刺頭兒”下面,卻是別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