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目開闔,渾身一震,那許多灰色的塵垢頓時脫落下來,消散在空氣之中。
易子軒雙手握拳,只覺得力氣又增長了千斤,渾身說不出的舒爽。
“打通經脈,同時也是淬鍊肉身,脫去肉體凡胎,等到經脈全部打通,肉身純淨,便是真正的踏上修仙之路了。”
易子軒沉吟片刻,喃喃道,“那氣芒既然可以助我打通節門,甚至與元力無二,可淬鍊肉身,不斷壯大,雖說來源不明,但如此看來,也只好先將其當做元力了。”
銀色氣芒在手太陰肺經的第一處節門與經絡之間不斷流轉,時而散佈肉身之中,每一次淬鍊,易子軒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肉身的壯大,似乎正在由肉體凡胎朝著金鐵之軀變化,這種感覺玄之又玄,他捉摸不透,只好耐著性子繼續吐納靈氣。
打通了一處節門,對於天地之間靈氣之海的感應又加強了幾分,呼吸之間,接引的靈氣也多了不少,只不過,所有的靈氣在步入經絡之後,都被那氣芒據為己有。
又過了大半天,易子軒嘗試著打通第二處節門,不過那氣芒雖說壯大了幾分,卻終究折戟而歸,未曾打通,只是讓那處節門晃動了幾下。
此後便偃旗息鼓,沿經絡而下,不知所蹤。
儘管如此,依舊讓易子軒收穫良多,如此看來,打通第二處節門,差不多隻需要十天的時間,而打通整條手太陰肺經,指日可待。
只要近期之內他能夠參悟劍韻第二重,說不定能夠在下一次十年比武之約到來之前,打通整條手太陰肺經,擁有道基大成的力量,到時也能出一份力。
那神異氣芒消失之後,易子軒的臉上並無任何遺憾之色,本來就是意料之外,哪怕如今隱去了,他也沒有損失什麼。
他繼續吐納天地靈力,直到一個時辰後,經脈隱隱脹痛,能夠吐納的靈氣漸漸變少,直至沒有,易子軒才停止了修煉。
睜開雙眼,易子軒知道今日自己能夠吐納的靈氣已經到了極限,再修煉下去,不僅不能增長元力,反而會損傷肉身。
可謂得不償失。
接下來,他所要考慮的便是練劍器鋒芒入體,衍生最初始的劍氣。
想到這,縱然易子軒心性遠超常人,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將劍的鋒芒煉入體內,恐怕並非滄月星海訣上的寥寥幾語說的那般簡單。
鋒芒入體,首先他所要考慮的,就是需要承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光是想想,就知道絕對不會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而且,按照滄月星海訣上所言,鋒芒入體一旦開始,就不能夠停止,否則鋒芒如劍,斬破經脈,幾乎能夠將其徹底摧毀,一身修為就廢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衍生劍氣,就斷了後路,之後再修行其他諸如刀法,槍法,棍法,至多隻能衍生氣勢,不能再參悟意境。
除非是自行廢除修為,重新修煉。
這的確需要認真考慮,思索其中得失。
畢竟,在真正衍生劍氣之前,還可以反悔,否則就只能廢除修為了,如今這身修為何其不易,廢除修為之後,對於根基必定有所損傷,再次修行,勢必要有所影響。
所以大多時候,開弓沒有回頭箭!
易子軒閉上眼睛,他在仔細拷問自己的內心,問自己到底把劍當做了什麼,不問劍道,不問劍法劍勢,只是單純的——劍。
他確認自己是喜歡劍的,喜歡拔劍出鞘時傳出的悠遠嘹亮之聲,喜歡一人練劍時劃破空氣的輕描淡寫,喜歡還劍入鞘時感覺到的沉穩敦厚。
劍,就像是他的朋友,親人,帶給他許多別人無法給予的快樂,當他第一次看到劍時,便為它著迷,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雖然那時易子軒還有暗疾在身,練的是拳,但心中想的卻是劍。
劍,有君子之德。
劍剛正不阿,是為正直;劍柔韌卻不屈,是為進退有度。
劍無事則鋒芒內斂,是為謙遜;劍有事則出鞘以止惡,是為俠義。
劍貼身護主,是為忠勇。
劍者,無槍矛盛氣凌人之霸氣,無弓矢孤注一擲之決絕,無刀斧趨銳而折之悲壯,亦無錘鐧永不回首之沉重。
劍乃古之聖品,百兵之君也。